麤衣的意思、麤衣的詳細解釋
麤衣的解釋
亦作“麄衣”。粗布衣服。 漢 劉向 《說苑·敬慎》:“ 孫叔敖 為 楚 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後來吊。” 漢 劉向 《列女傳·梁鴻妻》:“乃更麄衣椎髻而前。”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子則草屩麤衣,蓬頭垢面……叩頭流血,申訴寃枉。” 元 宮天挺 《七裡灘》第一折:“富漢每喝菜湯,穿麄衣樸裳。”
詞語分解
- 麤的解釋 麤 ū 同“粗”。 筆畫數:; 部首:鹿; 筆順編號:
- 衣的解釋 衣 ī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衣服。衣着(?)。衣冠。衣架。衣錦還(俷 )鄉。 披或包在物體外面的東西:炮衣。糖衣。腸衣。 中醫把胎盤和胎膜統稱為“胞衣”。 姓。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麤衣”是漢語詞彙,指粗布制成的衣服,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主要用來形容簡樸、粗糙的衣着。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義:“麤”是“粗”的異體字(現多寫作“粗”),“麤衣”即“粗衣”,指質地粗糙的布衣。
- 象征意義:常與貧困、節儉或守喪等情境關聯,體現穿着者的身份或生活狀态。
2.文獻用例
- 漢代《說苑·敬慎》記載,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前來吊唁,以粗布衣表達哀悼。
- 北齊《顔氏家訓》提到“草屩麤衣”,形容因冤屈而落魄的裝扮。
- 元代雜劇《七裡灘》用“麄衣樸裳”描繪隱士或平民的樸素穿着。
3.相關詞彙
- 麤衣粝食:粗布衣和糙米飯,比喻生活清苦(見“粝”的組詞示例)。
- 敝衣粝食:類似用法,強調破舊衣物與簡單飲食的結合。
4.現代使用
- “麤”字在現代已極少使用,通常以“粗衣”替代。該詞多見于古籍或研究性文本中,日常表達更傾向“粗布衣”等通俗說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服飾文化或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說苑》《顔氏家訓》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頭衣(cū yī),一個由“麤”和“衣”組成的詞,意為粗糙的衣服。下面是有關這個詞的一些詳細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麤”是由“麥”(部首:麥)和“且”(部首:一)組成的,總共有15個筆畫。
- “衣”是一個獨立的字,由“衤”(部首:衤)組成,總共有5個筆畫。
2. 來源:
“麤”在古代指的是舊時的粗糙衣服,也可以泛指衣物。後來,“麤衣”成為固定的詞組,用來形容粗糙的衣物。
3. 繁體:
在繁體字中,“麤”和“衣”的形狀和簡體字相同,沒有特殊變化。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具體來說,“麤”字古代寫法為“又”(部首:又)和“麥”(部首:麥)組合,而“衣”則保持不變。
5. 例句:
- 她穿着一身麤衣,看起來像個農民。
- 窮人們隻能穿着麤衣過日子。
6. 組詞:
- 麤布(cū bù):粗糙的布料
- 麤鞋(cū xié):粗糙的鞋子
- 麤帽(cū mào):粗糙的帽子
7. 近義詞:
- 粗糙的衣物。
- 破舊的衣服。
8. 反義詞:
- 光滑的衣物。
- 精緻的衣服。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