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now clearly;understand] 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
不甚了了
心中了了
勾画了了。——明· 魏学洢《核舟记》
(1).聪慧;通晓事理。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小时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宋书·恩倖传·戴法兴》:“大将军 彭城王义康 於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 法兴 等五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时了了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 清 唐孙华 《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了了自小时,长大或恐否。”
(2).明白;清楚。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有发 前汉 时冢者,人犹活……问 汉 时宫中事,説之了了,皆有次序。”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臺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 巴金 《关于长生塔》:“朋友来信说,他读这本书,不很了了,拿给孩子读,孩子也说不懂。”
(3).拍打谷物用的一种农具。《释名·释用器》:“枷……或曰了了,以杖转於头。故以名之也。”按, 毕沅 疏:“了,今本譌作丫。”
“了了”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和方言差异而不同,具体解释如下:
明白清楚
指对事物理解透彻、心里清楚。例如:“心中了了”“勾画了了”()。该用法源自晋代文献《后汉纪》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形容年幼聪慧但未必成年出众()。
完结、结束
在动词后作助词时,表示动作完成,如“写完了”“吃光了”()。但单独使用“了了”较少表此意,更多见于复合词如“一了百了”。
在闽南语中,“了了”有两种方言用法():
“了了”由重复的“了”构成,增强语气,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强调对事物的清晰认知()。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其具体含义,避免与助词“了”(如“完成了”)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方言差异或例句,可参考相关语言学资料(如、2、7)。
《了了》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指示完成或结束的意思。
拆分部首:亅 了
笔画:5画
来源:《说文解字》
繁体:瞭瞭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写法中,了了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繁体字瞭瞭的写法更接近古代形式。
例句: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心里一下子了了。
组词:了结、了悟、了解、无所不了、了无牵挂等。
近义词:明白、清楚、知晓等。
反义词:模糊、迷惑、不清楚等。
傍观宝珪悲郁砭削并无二致蔀屋不盈乘肥骋妍吃里扒外痴男怨女充羡传令点鬓殿宇递述敦风厉俗弗啻扶风帐钢炮根蔓鼓词果劲践德釂酬结驷列骑九疑仙人抉奥阐幽宽护岿嵬练营利饵灵宝麦钐庙器迷忽迷识内座盆浴歉意凄眷清况青鸟羣儿上穹狮带石敢当侍候石麟收抚寿骨瘦骨零丁耍令忪忪腾龙天笃恸悼同心一力舞裀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