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據式 ”。靠着轼。轼,車前橫木。《莊子·盜跖》:“ 孔子 再拜趨走,出門上車,執轡三失,目芒然無見,色若死灰,據軾低頭,不能出氣。” 漢 賈誼 《新書·先醒》:“ 虢君 喜,據式而笑。”
“據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靠着車前的橫木(轼),常見于乘車時的動作描述。該詞也寫作“據式”(“式”為“轼”的通假字)。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可參考《莊子》及《新書》相關篇章。
據轼(jù shì),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它由“據”和“轼”兩個部分組成。
根據部首拆分,據的部首為扌(手),轼的部首為車。據的總筆畫數為5畫,轼的總筆畫數為12畫。
據轼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車馬文化,轼即車輪上裝有接轭的橫木,駕車者以手據轼以控制車輛方向。現代比喻用手控制局面或把握事物的情況,因此由此派生出了據轼這個詞。
據轼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隻是筆畫形狀稍有差異。
據轼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據”在古代寫法中,部首的“扌”下面會有一個三點水的形狀,而“轼”在古代寫法中更加曲線優美,呈現出傳統的筆畫特點,與現代略有差異。
1. 他憑借着紮實的學術基礎和豐富的經驗,據轼行知,成為了一名成功的科學家。
2. 這位政治家憑借着出色的領導能力和智慧,據轼國家大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據勢、據理、據守、據險、據點、據有
據宰、據之、據爵
從轼、自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