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奔逸的意思、奔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奔逸的解釋

[flee;run away] 奔逃

詳細解釋

亦作“ 奔軼 ”。1.快跑,迅速前進。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鑒禅師碑》:“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軼,乃萬其趣。” 魯迅 《書信集·緻蔣抑卮》:“所授有物理、化學、解剖、組織、獨乙種種學,皆奔逸至迅,莫暇應接。”

(2).謂奔向,直向。 章炳麟 《訄書·尊史》:“獨《世本》《作篇》,所道者不封于 姬氏 ,奔軼泰古,上窮無始矣。”參見“ 奔逸絶塵 ”。

(3).奔放,縱逸。 晉 傅玄 《七谟序》:“若《七依》之卓轢一緻,《七辨》之纏緜精巧,《七啟》之奔逸壯麗,《七釋》之精密閑理,亦近代之所希也。” 明 李贽 《答周友山》:“獨餘不知何説,專以良友為生……明知不可必得,而神思奔逸,不可得而制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奔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基本義項及引申義項進行解析,具有豐富的語言文化内涵。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和學術資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礎釋義

  1. 疾馳;快速奔跑

    指人或動物急速奔跑的狀态,強調速度極快、不受拘束。

    ▶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指“奔跑,快跑”。

    商務印書館線上詞典(需檢索驗證)

  2. 超群;出衆

    引申形容才能、思維等超越常人,如“才思奔逸”。

    ▶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指“超逸,卓越”。

    漢典“奔逸”釋義


二、專業領域釋義

  1. 心理學:思維奔逸(Flight of Ideas)

    指思維聯想速度異常加快,言語急促且話題跳躍,常見于躁狂症或精神亢奮狀态。

    ▶ 來源:《心理學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描述“思維活動量增多且轉換快速”。

    中國心理學會術語庫(需檢索“思維奔逸”)

  2. 文學修辭:奔逸絕塵

    成語出自《莊子·田子方》,比喻才能遠超同輩,如“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強調“超絕凡俗”。

    中華書局《莊子》原文(《田子方》篇)


三、古典文獻用例

  1. 《莊子·田子方》

    “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形容孔子學識遠超顔回。

    ▶ 注:體現“超凡脫俗”的引申義。

  2. 杜甫《遣興五首》

    “骅骝事奔逸,俯仰無可匹”——以駿馬疾馳喻人才卓越。

    ▶ 來源:《全唐詩》中華書局版。

    全唐詩數據庫


四、現代使用提示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林崇德 等. 《心理學大辭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 王力 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商務印書館, 2005.
  5. 郭慶藩. 《莊子集釋》. 中華書局, 2012.

網絡擴展解釋

“奔逸”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ēn yì,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層次:

一、基本含義

  1. 快速行動
    指人或物體行動迅速、敏捷,如“快跑、迅速前進”。例如:“那速度,快逾奔馬,奔逸絕塵”。

  2. 直向目标
    表示“奔向、直向某處”,強調方向性。如章炳麟《訄書》中“奔轶泰古,上窮無始”即用此義。

  3. 形容風格奔放
    用于描述文風、藝術等領域的“縱逸、不受拘束”。例如晉代傅玄評價《七啟》“奔逸壯麗”。


二、延伸用法


三、古文例證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曆史文獻或形容動态場景,現代口語中較少直接使用,但可見于成語或特定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傲棄白頭新犇騰邊扞碧磴滄海一鱗侪伍吵子螭舫出閣吹虀楮墨筆硯存恤怠懈盜狗吊書調衛凍雷多應獨乙餌丹販兒馮郎貢元海人蝦蟆窯後焰花花太歲晖如惠書活水艙校閱節華金翅擘海荊布井廁九家巨構魁蠹蠟盤列次陵誇慮無湎亂腦電波内查外調芘賴清漳寝苫枕草生魄市梢頭戍堡外才頑鹵遺使紋路戊己芝項莊舞劍賢姊謝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