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勤的意思、廉勤的詳細解釋
廉勤的解釋
廉潔勤勉。 清 歸莊 《左柱國光祿大夫路文貞公行狀》:“公貌魁碩,舉止端方,負經世才,常懷 範文正公 先憂後樂之志,居官立朝,廉勤剛正,不畏強禦。”
詞語分解
- 廉的解釋 廉 á 堂屋的側邊: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氣節)。 不貪污:廉潔。廉正。廉明。 便(俷 )宜,價錢低:物美價廉。 察考,訪查:“且廉問,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論之”。 姓。 筆畫數:; 部首:廣;
- 勤的解釋 勤 í 做事盡力,不偷懶:勤勞。勤快。勤奮。勤政(勤奮于政事)。勤謹。勤勉。勤懇。克勤克儉。 經常:勤密(頻繁)。來往很勤。 上班,事務:勤務。勤雜。出勤。後勤。 擔心,憂慮:勤恤(憂慮憐惜)。 幫助
專業解析
"廉勤"是一個由"廉"與"勤"兩個單字組合而成的漢語詞彙,主要見于古代文獻和官箴文化,用于形容官吏或個人的品德與行為準則。其核心含義可拆解如下:
-
廉:
- 本義與引申: "廉" 本義指廳堂的側邊、棱角,引申為方正、有棱角、不苟且。《說文解字》釋為"仄也",段玉裁注:"此與廣為對文,謂逼仄也。廉之言斂也。" 強調收斂、不苟取。
- 核心品德: 在道德層面,"廉"主要指廉潔、不貪。要求不取不義之財,不徇私枉法,保持清白、正直的操守。這是為官或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周禮·天官·小宰》提出考察官吏的"六計":"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這裡的"廉"均含有"廉潔、方正"之意,是貫穿所有考核标準的基礎。
- 相關概念: 清廉、廉潔、廉正、廉明。
-
勤:
- 本義與引申: "勤" 本義指勞累、辛苦。《說文解字》釋為"勞也"。引申為努力、盡力、做事盡力不偷懶。
- 核心品德: 指勤勉、勤奮、恪盡職守。要求盡心盡力履行職責,不懶惰懈怠,兢兢業業地處理事務。這是對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
- 相關概念: 勤勉、勤懇、勤勞、勤政。
-
"廉勤"合義:
- 核心含義: "廉勤"作為一個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是廉潔與勤勉。它要求為官者或個人既要操守清廉、不貪不占,又要勤于政務、恪盡職守、不怠惰。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内在聯繫: "廉"是品德的基礎和保證,"勤"是履職的要求和表現。一個官員如果隻廉不勤,則可能屍位素餐;如果隻勤不廉,則可能以權謀私,危害更大。"廉勤"并舉,強調的是一種德才兼備、德能并重的理想狀态。
- 應用場景: 該詞在古代主要用于評價和勉勵官吏,是重要的官箴(為官箴言)和吏治标準。例如,宋代典籍《冊府元龜》卷三百七中記載唐玄宗诏書要求官員"清慎明著,公平可稱,廉勤有聞",即是對"廉勤"品德的明确要求。明代《官箴集要》(呂本中著)等官箴書中也常将"廉勤"作為官吏的基本素養加以強調。
"廉勤"意指廉潔而勤勉。它要求為官者或個人在品德上保持清白、不貪不占(廉),在行動上則要勤奮努力、盡職盡責(勤)。這是中國古代對官吏品德與能力相結合的一種重要評價标準,體現了對公職人員德才兼備的期望。
參考來源:
- 許慎. 《說文解字》. (對"廉"、"勤"字本義的解釋)
-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對"廉"字的注解)
- 《周禮·天官·小宰》. (提出"六計"以廉為本的官吏考核标準)
- 王欽若 等. 《冊府元龜》卷三百七·宰輔部·正直. (記載唐玄宗要求官員"廉勤有聞"的诏書)
- 呂本中. 《官箴集要》. (明代官箴書,強調官吏應具備"廉勤"等品德)
網絡擴展解釋
“廉勤”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多用于形容官員或個人的品行,其核心含義為廉潔勤勉。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廉:指廉潔、清廉,強調不貪污、正直的品德。
- 勤:指勤勉、勤懇,表示做事努力、盡職盡責。
- 合義:二字組合後,形容人既保持清廉的操守,又具備勤勉的工作态度。常用于古代官員的品行評價,如“居官立朝,廉勤剛正”。
二、應用示例
- 曆史人物
清代名臣陳廷敬被描述為“為官清廉勤慎”,康熙贊其“房姚比就韻,李杜并詩豪”。
- 文學引用
清代歸莊在《路文貞公行狀》中稱其“廉勤剛正,不畏強禦”,體現官員典範。
- 詩詞表達
如詩句“廉勤律己每無愁”“廉勤先訓在”,展現對個人修身的推崇。
三、字義擴展
- 廉的其他含義:
可指“價格低廉”(如“價廉物美”),或作為姓氏(參考)。
- 勤的其他含義:
包括“頻繁”(如“雨水勤”)、“職務”(如“内勤”)等(參考)。
提示:該詞多用于正式或文學語境,現代使用時可結合具體場景(如廉政教育、個人修養)。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典故,可參考曆史文獻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怆半日悲喪倍摘絣把薄暗蒼山谄顔嘲薄待須颠趾房烝繁絃父老刮目相看古春貴族紅門郊祀郊隧桀骜不遜戒朝徑奔鲸鲲疚懷寄押刻削鲲魚來複線老早流水作業法龍山落帽風馬塵不及冥界南針偶行排雲啌嚨潛骸竄影七七事變任聽日省月課入火乳姐散節山顔省事甯人設心處慮十二時試秩雙凫一雁順成輸入阻抗素章擿問吐款瓦隴頑讒蕪蕪細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