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靈均的意思、靈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靈均的解釋

(1). 戰國 楚 文學家 屈原 字。《楚辭·離騷》:“名餘曰 正則 兮,字餘曰 靈均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诠賦》:“及 靈均 唱《騷》,始廣聲貌。” 宋 辛棄疾 《賀新郎·和徐斯遠韻》詞:“蘭佩芳菲無人問,歎 靈均 ,欲向 重華 訴。” ********* 《青春》:“ 湘水 靈均 ,興春秋代序之感。”

(2).泛指詞章之士。 唐 劉知幾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詞宗麗淫,於是 沮誦 失路, 靈均 當軸。” 浦起龍 通釋:“此言 靈均 當軸,借言以詞人當史局也。” 宋 姚述堯 《念奴嬌·次劉周翰韻》詞:“興來吟詠, 靈均 誰謂今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靈均"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一、本義:屈原的表字

此為最核心且權威的釋義,源自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自稱。

  1. 出處與含義

    見于屈原代表作《離騷》開篇:"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漢代王逸《楚辭章句》注:"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則者,莫過于天;養物均調者,莫神于地。" 故"靈均"寓含"禀受天地中和之氣"的深意,象征其德行契合天地之道。

  2. 文化象征

    後世以"靈均"作為屈原的代稱,承載其忠貞高潔的人格意象,如唐代陸龜蒙《離騷》詩雲:"天問複招魂,無因徹帝阍。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 此處"靈均"即指屈原。

二、引申義:才德兼備之士

由屈原的表字引申為對賢者的美稱。

  1. 文學化用

    唐宋詩詞常以"靈均"喻指品行高潔的文人,如宋代辛棄疾《賀新郎·和徐斯遠下第謝諸公》中"蘭佩芳菲無人問,歎靈均欲向重華訴",借屈原典故表達對才士不遇的慨歎。

  2. 曆史評價

    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屈)原文宏博雅麗,為詞賦之宗……靈均之志,可與日月争光",将"靈均"升華為崇高精神品格的符號。

學術依據

釋義主要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及《楚辭》曆代注疏體系,其詞源可追溯至先秦文獻,經兩漢至明清學者持續闡釋,形成穩定的釋義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

“靈均”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本義指屈原的表字 據《楚辭·離騷》記載:“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東漢王逸在《離騷注》中解釋:“靈,神也;均,調也”,意指屈原如天地般具備法則性與調和萬物的品質。後世文學作品如劉勰《文心雕龍》提到“靈均唱《騷》”,皆以“靈均”特指屈原。

二、引申為文采斐然之士 唐代劉知幾《史通》中“靈均當軸”之語,将“靈均”代指文壇領袖。宋人姚述堯詞作亦用此典,喻指文采風流的詞章之士。該用法源于屈原的文學成就,後演變為對文人的雅稱。

三、作為人名的寓意 現代姓名學中,“靈”象征機敏聰慧,“均”取公平調和之義,組合後寄寓才華出衆、品格中正的美好願景。此名多見于文學創作,如晚唐黃滔的《靈均》詩。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多個來源,完整信息可參考、3、4的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按步就班暗谷凹度並居參序茶茗察閲遲顧抽象聰明兒大陸黨類道數獨拔惡衣菲食繁雜甘辭圭表規矱國君函大漢貳含辛如苦好一歇和平黃香扇枕醬豆跻扳浸劑扃禁記憶力俊士狂才夔牛老家公老相好零用流客睩睩門匠民譽内法年輕力壯炮釺辟兵缯被發權豪圈缋桡姬商民深拗殊數絲枲條上跳跳鑽鑽通健同旅嘯風小父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