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蹙眉呻吟。 唐 李白 《鳴臯歌送岑徵君》:“冥鶴清唳,飢鼯嚬呻。” 宋 蘇轼 《祭張文定公文》之一:“老不惰媮,疾不嚬呻。” 清 錢謙益 《先太淑人述》:“病不噦噫,沒不嚬呻。”
(2).謂苦吟。 前蜀 貫休 《寄大願和尚》詩:“微人昔為門下人,扣玄佩惠無邊垠。自憐亦是師子子,未逾三載能嚬呻。”注:“ 江西 三載誦《法華經》。”
“嚬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pín shēn,具體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蹙眉呻吟(表痛苦)
指因身體或精神痛苦而皺眉、低聲呻吟的狀态,常見于描述病痛或哀傷情境。例如:
苦吟(表創作艱辛)
引申為詩人反複推敲詩句時的沉吟狀态,強調文學創作的艱辛。如:
補充說明:
(參考來源:綜合、2、3、4、6的信息)
《嚬呻》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面容緊張或者皺眉低聲抱怨的樣子。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因為不滿意或者疼痛而表現出的不悅情緒。
《嚬呻》這個詞的部首是“口”,拆分後可以看到由“口”和“呂”兩個部分組成。它總共由12個筆畫構成。
《嚬呻》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代的《說文解字》。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是「嚬呻」。
在古時候,有時候字形會有一些變化。《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嚬呻》的古代漢字寫法是「嚬」,并沒有包含「呻」這個部分。這種變化是由于漢字的演變和發展過程中的替代現象。
1. 他因為工作的壓力經常嚬呻不已。
2. 當他看到這個令人失望的結果時,不禁嚬呻了一聲。
3. 那個女孩面對考試的挑戰,嚬呻着表達出她的緊張和不安。
1. 嚬眉:形容皺眉緊張或者不悅。
2. 呻吟:形容因疼痛或苦惱而發出低聲抱怨的聲音。
3. 嚬笑:形容皺眉而笑。
1. 怨聲載道:形容抱怨聲音不絕。
2. 不滿:形容對某事不滿意。
3. 憤怒:形容因為不滿意而産生的憤怒。
1. 笑容滿面:形容臉上帶有開心和滿足的表情。
2. 滿意:形容對某事感到滿意。
3. 輕松:形容沒有壓力和擔心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