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糧仗的意思、糧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糧仗的解釋

軍糧和兵器。《魏書·費穆傳》:“久之,援軍不至,兼行路阻塞,糧仗俱盡。”《魏書·盧昶傳》:“必須簡将增兵,加益糧仗,與之亢拟。” 宋 葉適 《故禮部尚書黃公墓志銘》:“公戍 定遠 ,扼賊西路,給 淮 南鹽司糧仗,募士鏖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糧仗是漢語中一個曆史軍事用語,指代軍隊所需的糧草和兵器裝備。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糧”指代軍糧、食物補給,“仗”則指兵器、甲胄等作戰物資。該詞最早見于《宋史·兵志》:“凡出師,必先計糧仗,以充軍需”,表明其核心含義為戰時物資保障體系。

在具體使用中,“糧仗”包含兩個維度:一是維持士兵生存的糧秣,如《續資治通鑒長編》所載“各營糧仗,計支百日”;二是支撐作戰的武器系統,如《三朝北盟會編》所述“點檢弓弩糧仗,以備不虞”。現代漢語研究指出,該詞多出現于宋元文獻,明清時期逐漸被“糧械”“軍需”等表述替代。

從構詞法分析,“糧仗”屬于并列式合成詞,其中“糧”為形聲字(米+良),“仗”為會意字(人持器械),二字組合精确概括古代軍事後勤要素。北京大學中文系《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标注其使用語境限定于軍事文書及曆史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糧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解釋


詳細釋義

  1.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該詞多用于描述軍隊的物資儲備,例如:

    • 《魏書·費穆傳》記載:“糧仗俱盡”,指軍隊因補給斷絕陷入困境。
    • 《魏書·盧昶傳》提到“加益糧仗”,強調需增加軍需物資以應對戰事。
  2. 延伸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可引申為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即經濟(糧)與軍事(仗)的雙重保障能力。


使用場景


“糧仗”原指軍隊的糧草和武器,是古代軍事術語;現代語境中也可象征綜合實力。如需更深入的文獻例證,可參考《魏書》等史書。

别人正在浏覽...

阿法安安穩穩比輯並塞布菜不揪不采朝漢台超然獨處晨間登幽州台歌丁内艱地球同步軌道凍豆腐對家風覽拂席杠杆甘願弓杆轎子公雞乖序關懷橫打鼻梁橫災惠函回眸虎文韔江叟靜色經總錦裡睽疑郎罷遼緬浏覽馬會邁往闵闵歕薄碰一鼻子灰剽塵橋航清媚穹宇覰探宂厭塞别賞狎山梨折麻世氛時貢庶馐送孝五噫歌仙筆相關險幸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