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粮仗的意思、粮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粮仗的解释

军粮和兵器。《魏书·费穆传》:“久之,援军不至,兼行路阻塞,粮仗俱尽。”《魏书·卢昶传》:“必须简将增兵,加益粮仗,与之亢拟。”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公戍 定远 ,扼贼西路,给 淮 南盐司粮仗,募士鏖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粮仗是汉语中一个历史军事用语,指代军队所需的粮草和兵器装备。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粮”指代军粮、食物补给,“仗”则指兵器、甲胄等作战物资。该词最早见于《宋史·兵志》:“凡出师,必先计粮仗,以充军需”,表明其核心含义为战时物资保障体系。

在具体使用中,“粮仗”包含两个维度:一是维持士兵生存的粮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各营粮仗,计支百日”;二是支撑作战的武器系统,如《三朝北盟会编》所述“点检弓弩粮仗,以备不虞”。现代汉语研究指出,该词多出现于宋元文献,明清时期逐渐被“粮械”“军需”等表述替代。

从构词法分析,“粮仗”属于并列式合成词,其中“粮”为形声字(米+良),“仗”为会意字(人持器械),二字组合精确概括古代军事后勤要素。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标注其使用语境限定于军事文书及历史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粮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基本解释


详细释义

  1. 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该词多用于描述军队的物资储备,例如:

    • 《魏书·费穆传》记载:“粮仗俱尽”,指军队因补给断绝陷入困境。
    • 《魏书·卢昶传》提到“加益粮仗”,强调需增加军需物资以应对战事。
  2. 延伸含义
    在部分语境中,可引申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即经济(粮)与军事(仗)的双重保障能力。


使用场景


“粮仗”原指军队的粮草和武器,是古代军事术语;现代语境中也可象征综合实力。如需更深入的文献例证,可参考《魏书》等史书。

别人正在浏览...

安停八达岭棒疮抱厦弁言徧周驳蚀昌盍风成败论人塍陇穿宵连夜达成打勘豆緑嘟嘟笃厚二蔡法冠凤凰弓傅粉郎敢不承命戈刃阁皁光彩照人管用函辕禾更画鹿车擐饼会稽惠心肩挑阶室惊呼靖节先生今蚤计然之策具具老泪纵横料敌制胜律人明远车密矢恼人糱酒叛逆澎涨清吉软剌答石墈水筲诵持松罗騊駼兔丘网点鲜鲙仙造销印斜风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