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席的意思、拂席的詳細解釋
拂席的解釋
拂拭坐席。表示尊敬。《戰國策·燕策三》:“ 田光 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而拂席。” 唐 韓愈 《山石》詩:“鋪牀拂席置羹飯,疎糲亦足飽我飢。”《舊唐書·文苑傳下·王維》:“ 維 以詩名盛於 開元 、 天寶 間,昆仲宦遊兩都,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
詞語分解
- 拂的解釋 拂 ú 拭,撣去:拂拭。拂塵。 輕輕擦過:拂曉。春風拂面。微風拂煦。 甩動,抖動:拂袖而去。 違背,不順:忠言拂耳。拂逆。 拂 ì 古同“弼”,輔助。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席的解釋 席 í 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卧,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葦席。竹席。涼席。席地而坐。席卷(僴 )。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酒筵,成桌的飯菜:筵席。宴席。酒席。
網絡擴展解釋
“拂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拂席”指拂拭坐席,是古代禮儀中表達尊敬的動作。當賓客到來時,主人通過輕拂坐席上的灰塵或整理席位,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和歡迎。
二、出處與例句
- 《戰國策·燕策三》記載,燕太子丹為迎接賢士田光,“跪而拂席”,通過這一動作體現禮賢下士的态度。
- 唐代韓愈《山石》詩中“鋪床拂席置羹飯”,描繪了主人細緻準備招待客人的場景。
三、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拂席”可引申為離開或退出某場合,例如宴會結束時輕拂坐席示意離場。但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使用場景
- 古代禮儀:多用于正式場合,如迎接貴客、宴請賓客。
- 文學描寫:常見于詩詞或曆史文本,體現人物間的禮節互動。
若需進一步了解不同詞典的釋義差異,可參考(滬江詞典)或(查字典)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拂席(fú xí)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成兩個部首:扌(手部)和席(席子)。它共有8個筆畫。
拂席的來源與古代文化有關。在古時候的宴會上,拂席一詞指的是主人拍打席子上的灰塵,以示禮貌和熱情歡迎客人。這種行為常常被認為是主人對客人的尊重與好客的表示。
在繁體字中,拂席的形狀基本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古代漢字寫法略有變化,拂席的舊寫法為「拊幃」。幃是指帷幕,用以遮蔽和裝飾的布簾。在古代的宴會上,主人為了招待客人,會準備帷幕和席子,以示熱情的歡迎。
拂席在句子中的使用可以是「拂席歡迎」,意為熱情地迎接客人;也可以是「我拂席相迎」,表示自己主動去迎接别人;另外,還可以是「他的拂席技藝很好」,形容一個人拍打席子的動作熟練。
拂席的組詞有:拂塵(fú chén),指用來拂去塵土的長柄絹扇或細毛刷子;拂面(fú miàn),表示拍打臉頰;拂曉(fú xiǎo),形容夜晚結束,天亮的時候。
拂席的近義詞是拂塵、打塵、掃灰等詞,反義詞是整理、整潔等詞。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