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軍事術語。用兵的關鍵之一。指将帥的氣度、決斷等。《吳子·論将》:“凡兵有四機:一曰氣機,二曰地機,三曰事機,四曰力機。三軍之衆,百萬之師,張設輕重,在於一人,是謂氣機。”
(2).謂天地有規律運行的自然機能。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 明 王廷相 《慎言·乾運》:“天乘夫氣機,故運而有常。”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土若鼻,水若涕;水於海升降,猶涕於鼻出入,非氣機之推盪,固不能升降而出入也。” 嚴複 《論世變之亟》:“天地氣機,一發不可復遏。”
(3).指植物的生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七》:“餘初疑為數百年物,而豈知氣機發旺,其妙如此。” 清 戴名世 《慧慶寺玉蘭記》:“餘嘆花之開謝,自有其時,其氣機各適其所自然。”
(4).指行文的氣勢。 清 阮元 《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後》:“ 弘治 、 正德 以後,氣機始暢,篇幅始長。”《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隻要記得那‘八股’的範圍格局,那文章魄力之厚薄,氣機之暢塞,詞藻之枯腴,筆仗之靈鈍,古文時文,總是一樣的。” 清 馬建忠 《瑪賽複友人書》:“使演繹其旨,或從而駁辨之,以詞意清順氣機暢達為主。”
(5).中醫學名詞。指人體内氣的正常運行,包括經絡、髒腑的功能活動。如氣機發生異常,一般有氣機不宣、氣機阻滞等病理變化。
根據中醫理論,“氣機”是人體内氣(生命能量)的運行機制,涉及髒腑、經絡等生理功能的協調活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氣機指氣的運動形式,通過升、降、出、入四種方式維持生命活動。氣的運行不息推動新陳代謝,若停止則生命終止。
若升降出入失衡,則引發病理變化:
如需進一步了解中醫調理方法或具體病症關聯,可參考權威醫學平台(如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氣機是一個漢字詞語,分為兩個字,其中“氣”指的是氣息、氣體,代表了一種生命力或者能量;而“機”則指的是機械、力量,代表了一種運動或者變化的力量。綜合起來,氣機可以指代生命力的運動和變化。
氣字的部首是氣,共有4畫;機字的部首是木,共有8畫。
氣機這個詞源于古代文字,并且一直流傳至今。在繁體字中,“氣”為「氣」,而“機”為「機」。
在古代,氣機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由于作者沒有提供具體的古代寫法要求,無法提供準确的古代漢字寫法信息。
1. 他的氣機旺盛,精力充沛,每天都充滿活力。
2. 這幅畫描繪出了大自然的氣機,仿佛栩栩如生。
3. 運動可以調整身體的氣機,使人更加健康。
氣機的常見組詞有:氣息、氣體、氣勢、氣流、機動、機能、機器等。
氣機的近義詞包括:氣勢、生機、活力;反義詞可以是:停滞、死機、無動于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