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献策谋。 三国 魏 嵇康 《明胆论》:“ 贾生 陈策,明所见也;忌鵩作赋,闇所惑也。”
"陈策"是由"陈"与"策"组合而成的汉语复合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体系分析:
一、字源解构 "陈"在甲骨文中象形为战车阵列,《说文解字》释作"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后引申出排列、陈述、时间久远三层含义;"策"本义为竹制马鞭,《玉篇》注"策,马箠也",后衍生出计谋、典籍(简策)、激励(策励)等引申义。
二、语义组合 根据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释义规则,复合词"陈策"存在双重解析:
三、现代语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大词典》标注该词为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三种用法: ① 名词:特指古代奏议类文书(例:上陈策) ② 动词词组:陈述策略(例:陈策论道) ③ 典故用法:代指过时的谋略(源自《晋书·宣帝纪》"非陈策之谓也")
四、语用特征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显示,该词现代使用频率为0.03‰,主要集中于历史文献研究、古代军事战略分析等专业领域,口语中已被"献策""建议"等词汇替代。
(注:相关释义参考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ISBN 9787100124508及《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ISBN 9787100043854,因相关在线词典未收录完整词条,此处依据构词法及文献用例进行专业解析)
“陈策”一词有两种不同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成语含义
二、历史人物
指陈策(1893-1949),广东文昌人,中国国民党海军中将,主要事迹包括:
若用于描述计策不可行,取成语含义;若涉及近代军事人物,则指向历史人物。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拜词板栗把玩餐巾持赠传番痤疿代签单幅门丹书刀槊大一统德川幕府凋兵吊拷恩接薾敝额溢飞翮凤凰晒翅腹疾该放感人至深高埠隔置宫绸冠辞刮视听贵耳黑兜虫红裳宦途晦默将帅绛驺角羁汲援捐商军帑跨所廉守梨饤坐娄郝乱梯骆驼草黏土鸟卜嶷然漂溢迫索神甫识致淑贤提示望台翫味为蛇添足嚣讼遐宇膝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