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案的意思、法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案的解釋

[bill;draft of a law] 提請立法機關審查通過頒布的法律草案;一種建議性的或規劃性的法律

一個新法案已提交國會

詳細解釋

(1).指司法案牍。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禀啟附·候許刑館》:“法案對青天,滿袖清風。”

(2).提交國家立法機關審查讨論的關于法律、法令等問題的議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案指由國家立法機關(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并審議的法律草案,是法律形成過程中的階段性文件,需經法定程式通過後方能成為正式法律。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點:

一、基本定義

  1. 法律草案性質

    指提交立法機關審查讨論的規範性文件議案,内容涉及國家制度、社會秩序或公民權利義務等重大事項。例如《民法典(草案)》在審議階段即稱為法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立法程式中的關鍵環節

    法案需經過提案→審議→表決→公布四階段。如《反分裂國家法》在2005年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前,全程以"法案"形式讨論。

    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官網立法程式說明

二、特征與分類

  1. 與相關概念區别

    • 法案 vs. 法律:法案是未生效的草案,法律是已頒布的規範性文件(如《網絡安全法》)。
    • 法案 vs. 議案:議案涵蓋立法、預算等提案類型,法案特指法律類議案。

      來源:北京大學法學院《立法學教程》

  2. 效力階段性

    法案在審議階段可能被修改、否決或擱置。例如《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曾三次修訂條款後通過。

    來源:中國人大網立法檔案庫

三、社會功能

  1. 民主立法載體

    法案公開征求意見是立法民主化體現,如《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收到超10萬條公衆建議。

  2. 法治進程标志

    重要法案(如《外商投資法》)反映國家治理方向,其制定過程體現法治體系完善。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立法法》配套解讀. http://www.npc.gov.cn
  3. 中國人大網. 立法工作程式. 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1905/t20190522_247578.html
  4. 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 法律草案征求意見專欄. https://flk.npc.gov.cn

網絡擴展解釋

“法案”是一個法律術語,通常指提交給立法機關(如國會、議會等)進行審議和表決的法律草案或正式議案。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法案是立法程式中的階段性文件,指由政府、議員或法律起草機構提出的法律建議文本,需經立法機關審查通過後才能成為正式法律。例如美國國會審議的《反壟斷法案》、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民法典草案》均屬此類。

二、主要特點

  1. 法律效力未定
    法案本身不具備法律效力,需經過立法機關三讀審議、修改和表決通過後,才能頒布為法律。

  2. 内容類型
    包括新法律提案(如環保法案)、現行法律修正案(如刑法修正案)或廢止舊法的議案。

  3. 來源主體

    • 行政機關(如國務院提交的法案)
    • 立法機構成員(如人大代表聯名提案)
    • 特定程式産生(如司法解釋草案)

三、立法流程中的定位

法案處于立法過程的中間階段:
提案 → 法案審議 → 表決通過 → 頒布法律
未通過的法案可能被駁回或要求修改後重新提交。

四、相關術語辨析

術語 區别點
法律 已通過立法程式并生效的規範性文件
法規 行政機關發布的實施細則,無需立法機關表決
議案 涵蓋法案,但還包括預算案等非立法類提案

五、詞源與發展

該詞在清代文獻中曾指司法文書(如《福惠全書》),20世紀後逐漸特指現代立法程式中的法律草案。英文對應詞為"bill"或"draft law",法語為"projet de loi"。

别人正在浏覽...

飙風冰銜鼻頭逼限才思钗帼車柄騁邁大地回春調斂雕篹調燭頂門眼阨隘煩愦符信貢瑞過夜交阯界然金薄警視金盡裘敝靠己琅花愣住溜亮麥丹蕈毛丫頭眠睡劘拂年高德卲鳥焚魚爛牛性皮炎鋪夫啟導窮賤栖神之域七弦琴犬雞桑雉上流頭審罰聖子身家性命沈年詩丐摅寫台長掏摸體段通假字同舍生晚老公污染下本錢嫺適小白菜[兒]西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