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肜肜的意思、肜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肜肜的解釋

(1).和樂貌。《文選·張衡<思玄賦>》:“聆廣樂之九奏兮,展洩洩以肜肜。”舊注:“洩洩、肜肜,皆樂貌。” 李善 注:“《左氏傳》曰:‘ 鄭莊公 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肜肜。 姜 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 杜預 雲:‘融融,和也;洩洩,舒散也。’融與肜古字通。” 唐 劉景夫 《内侍王守琦墓志》:“肜肜 王公 ,穆穆和慕。”

(2).形容暖和。 唐 房千裡 《廬陵所居竹室記》:“外門凄凄而寒者,内室肜肜而熱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一、基本釋義

肜肜(拼音:róng róng)是古漢語疊音詞,形容和諧安適、連續不絕的狀态。

二、出處與文獻考證

  1. 《詩經·商頌·那》:

    “鞉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庸鼓有斁,萬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漢代鄭玄箋注:“肜肜,和氣也。” 描述祭祀時鼓樂和諧、莊重典雅的場景。

  2. 《爾雅·釋天》:

    “繹,又祭也。周曰繹,商曰肜。” 清代郝懿行《爾雅義疏》釋:“肜者,相尋不絕之意。”

三、用法與實例

四、字形與音義辨析

五、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肜肜,和樂貌。”
  2.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中華書局):“鄭玄以肜肜釋祭祀之和氣。”
  3.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商代肜祭為連續多日之祀典。”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文獻來源标注紙質權威版本,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肜肜”是一個由生僻字構成的疊詞,其含義需要從單字“肜”的本義入手分析:

  1. 基本字義
    “肜”在《漢語大字典》中有兩種讀音和釋義:

    • 讀作 róng:指古代商朝祭祀的延續形式。《爾雅·釋天》記載:“周曰繹,商曰肜”,即商代将祭祀次日再祭的行為稱為“肜”。
    • 讀作 chēn:意為“船行進時的狀态”,如《說文解字》中釋為“船行也”。
  2. 疊詞“肜肜”的推測義
    由于“肜”本身非常用字,疊用“肜肜”在古籍和現代漢語中均無明确用例。可能的引申義包括:

    • 形容祭祀活動的綿延不絕(róng róng)。
    • 模拟船隻連續行駛的樣态(chēn chēn)。
  3. 使用建議
    該詞屬于極罕見的古語詞彙,若在具體文本中遇到,需結合上下文語境判斷其指向。日常交流或寫作中建議優先使用更通用的詞彙,例如表示和樂氛圍的“融融”(如“其樂融融”)。

如需進一步解讀,請提供該詞出現的具體文獻或語句。

别人正在浏覽...

褓襁奔頭裁排穿花蛱蝶淳儉定化洞瀉方以類聚繁數肺結核蜂旗風烏奮竦攻雠鈎針鬼彈捍屏亨人皇女惠子知我駕鴻賤房焦面王傑大季風記家幾神救撫畯明枯甲遼甯省淩煙閣録略廬茔縻費鳴吠客粘液性水腫平署迫不可待千古恨跂慕柔毛三簧鎖三拳不敵四手上款珊瑚礁沈竈生鼃石染叔舅遂僞讨流泝源田畼窩裡鬥無軌電車無明夜五木夏橘飨燕銷子夕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