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駒伏轅的意思、駒伏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駒伏轅的解釋

漢武帝 時, 魏其侯 窦嬰 與丞相 武安侯 田蚡 不和。一次宴會上,與 魏其 交好的 灌夫 沖撞了 武安侯 , 武安侯 治之重罪, 魏其 竭力為之開脫。 武帝 召群臣問是非,因兩人都是外戚,大臣不敢直言。“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數言 魏其 、 武安 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并斬若屬矣。’”事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後因以“駒伏轅”形容畏縮不前,無所作為。 宋 陸遊 《聞孫岩老挂冠歎仰之馀辄賦長句》:“後人競作駒伏轅,未死奄奄如九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駒伏轅”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背景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讀:

一、詞義解釋

“駒伏轅”形容人因畏懼權勢或壓力而畏縮不前、無所作為的狀态。該詞帶有貶義,常用來批評缺乏勇氣或擔當的行為。

二、典故出處

典故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三、用法與引申

四、權威釋義參考

漢典等權威辭書明确指出其核心含義為“畏縮不前,無所作為”,其他網頁内容(如、3、5)雖細節重複但未提供新信息,故以高信度來源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駒伏轅》的意思

《駒伏轅》是一個成語,意為馬匹奮力而行、車輛行駛迅猛。

拆分部首和筆畫

《駒伏轅》的拆分部首為馬 (馬力首)、大 (大字旁)、車 (車輪部),筆畫總數為14畫。

來源

《駒伏轅》最早出自《史記·平津書》中:“陽人持兩輪之車三千餘乘,人馬上下車轍禦 其衆不可勝數;駒伏轅 ,指日因而進。”意為馬匹馳騁,車輛迅速前進。

繁體

繁體字為「駒伏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寫法略有不同,例如古代金文中的寫法為「馬伏輿」。

例句

1. 這輛賽車呼嘯而過,真是駒伏轅的速度。

2. 青年人朝着目标奮勇前進,展現出了駒伏轅的精神。

相關詞彙

1. 組詞:馬力、馬車、伏轅。

2. 近義詞:疾馳、飛馳、奔馳。

3. 反義詞:緩行、停滞、慢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