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諧易的意思、諧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諧易的解釋

诙諧和悅。《新唐書·陸長源傳》:“ 長源 好諧易,無威儀,而清白自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諧易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諧”與“易”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言語或态度幽默風趣且平易近人,強調通過輕松诙諧的方式表達思想,使人感到親切自然。以下從詞義、文獻依據及用法展開分析:


一、字義分解與整體釋義

  1. 諧(xié)

    本義為“和諧”,引申為“诙諧、幽默”。《說文解字》釋:“諧,詥也。”段玉裁注:“詥者,合也。”後衍生出言語風趣之意,如《漢書·東方朔傳》載“上以朔口諧辭給”,即指言辭幽默善辯。

  2. 易(yì)

    此處取“平易、和悅”之義。《禮記·樂記》雲:“緻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其中“易直”即平易正直,形容态度溫和近人。

  3. 複合義“諧易”

    結合二者,指以幽默輕松的方式表達,使言辭或行為顯得親切而不拘謹。如清代訓诂學家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釋:“諧,戲也;易,和也”,點明其戲谑而溫特質。


二、文獻依據與權威引用

  1. 古代注疏中的用例

    《漢書·叙傳下》顔師古注引班固評東方朔:“東方贍辭,诙諧倡優。”雖未直用“諧易”,但“诙諧”與之近義,後世學者如王先謙在《漢書補注》中進一步闡釋此類風格為“諧易近人”,強調其平易性。

  2. 訓诂學佐證

    清代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解析“諧”為“和而不流”,即幽默而不失莊重;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則指出“易”含“坦率不矯飾”之意,二者結合恰為“諧易”的深層内涵。

  3. 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收錄“諧易”詞條,釋為:“言辭幽默而态度平易。”并引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例證:“談吐諧易,舉止娴雅。”此釋義綜合了古籍用例與語義演變。


三、用法與語境特征


四、與近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點 差異說明
诙諧 幽默滑稽 偏重語言趣味性,未必含平易感
俳諧 表演性滑稽 多指刻意逗樂,如俳優表演
諧易 幽默且親切自然 強調自然流露的溫和态度

結論:“諧易”是漢語中描述幽默與平易兼具的言談特質的專有詞,其權威性源于古代注疏、訓诂文獻及現代詞典的系統釋義,體現了語言交際中“寓莊于諧”的智慧。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故訓彙纂》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諧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诙諧和悅(主要含義)
    指人的性格或态度幽默輕松、溫和親切。例如《新唐書·陸長源傳》記載:“長源好諧易,無威儀,而清白自将”,描述陸長源性格诙諧且平易近人。

    • 字義拆解:
      • 諧:包含“诙諧”“和諧”之意(如“亦莊亦諧”);
      • 易:指“平和”“容易”(如“平易近人”)。
  2. 事物順利變化(較少見)
    部分詞典提到“諧易”可表示事物發展順利、無阻礙,但此用法缺乏文獻例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用。

二、使用場景

三、相關辨析

四、注意事項

不同來源對“諧易”的解釋存在分歧,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傍依暴殄天物駁書不豐不儉猜克長袍怅惘蟬蜩出禅黜刺大明曆滴溜撲斷險兌款分宅隔靴爬癢廣莊恒代遺風回日郊祡哜哜經行肌腴開複看開口滑苦寒來頭婪索撩淺離拆列大夫離世異俗隆異夢語耐水南北路錢租樵室清矯認奴作郎軟障散隸山紀燒房牲號十日平原束手聽命所長傞俄塘埭天對亭亭秀秀通力合作土籠外宅危岊戊己武氣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