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苦寒的意思、苦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苦寒的解釋

[bitter cold] 極端寒冷;嚴寒

詳細解釋

(1).嚴寒。 唐 杜甫 《搗衣》詩:“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别心。”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八:“界外苦寒,吾為若納一襖,可衣之以行,回日當復以歸我。”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補兵足食事宜》:“兼以 石塘 、 古北 ,本號苦寒,地既虜衝,土尤磽确。”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四段:“在苦寒的大草原上,在風雪漫天的 長城 線上,他們共同爬大山,吃冰飯團,槍凍得拉不開栓,還在進行着慘烈的戰鬥。”

(2).指物性寒涼。《老殘遊記》第三回:“原起隻是一點火氣,被醫家用苦寒藥一逼,火不得發,兼之平常肝氣易動,抑鬱而成。”

(3).為嚴寒所苦。 晉 陸機 《苦寒行》:“劇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貢賦》:“ 林邑國 貢白鸚鵡,性辯慧,尤善應答,屢有苦寒之言, 太宗 愍之。” 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梅》:“花時苦寒,既有妻梅之心,當籌寝處之法。”

(4).土地貧瘠;家境貧窮。《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到 永樂爺 從 北平 起兵靖難,遷於 燕都 ,是為 北京 。隻因這一遷,把個苦寒地面,變作花錦世界。”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門人有作令 雲南 者,家本苦寒,僅攜一子一僮,拮據往。” 郭沫若 《今昔集·論古代文學》:“ 陝西 是比較苦寒的地帶。”

(5).古樂府歌辭名。即《苦寒行》《文選·江淹<望荊山>詩》:“一聞《苦寒》奏,更使《豔歌》傷。” 李善 注:“ 沉約 《宋書》曰:《北上苦寒行》, 魏帝 辭。” 唐 李白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彈劍歌《苦寒》,嚴風起前楹。” 王琦 注:“《苦寒行》,古清商曲也,因行役遇寒而作。” 唐 孟郊 《出門行》之一:“一聞陌上《苦寒》奏,使我佇立驚且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苦寒”一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可具體理解:

一、本義:極端寒冷

  1. 自然氣候的嚴寒
    指極度的寒冷環境,常見于描述天氣或地域氣候。例如:

    • 唐代杜甫《後苦寒》詩:“蠻夷長老怨苦寒,昆侖天關凍應折”,以“苦寒”形容邊地酷寒。
    • 宋代魏泰《東軒筆錄》提及“界外苦寒”,強調寒冷的地理環境。
  2. 物性寒涼
    在中醫或古籍中,也指藥物或物質的寒涼屬性。如《老殘遊記》中“苦寒藥一逼”,指藥性寒涼。


二、引申義:貧寒或艱難

  1. 生活貧苦
    例如“世代苦寒”,表示家庭長期貧困(《查字典》解釋)。
  2. 比喻人生境遇艱難
    如詩句“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以“苦寒”象征逆境中的磨煉。

常見用法總結

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古典文學中更偏向自然嚴寒的描寫,現代用法則可能引申至生活艱辛。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苦寒》的意思

《苦寒》是指極端寒冷的環境或氣候,使人感到非常冷和痛苦的狀态。

《苦寒》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苦寒》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艹”和“冫”。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苦寒》的來源

《苦寒》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通常用來形容嚴寒的天氣或環境。

《苦寒》的繁體字

《苦寒》的繁體字為「苦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苦寒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但整體意義相同。

《苦寒》的例句

1. 冬天的北方地區常常經曆嚴寒,讓人感到苦寒。

2. 這個冬天特别冷,田野上的花草都被苦寒凍死。

《苦寒》的組詞

1. 苦寒寂寥

2. 苦寒慘痛

3. 苦寒冰冷

《苦寒》的近義詞

冰冷、嚴寒、寒冷

《苦寒》的反義詞

溫暖、炎熱、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