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手聽命的意思、束手聽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手聽命的解釋

拱手聽從命令。 宋 陳亮 《酌古論·馬燧》:“三鎮平,則 淄 青 之膽破矣。命一辯士持天子之詔往諭之,彼安得不束手聽命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手聽命”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見成語,可能是表述有誤或對現有成語的混淆。根據字面拆分分析并結合相近成語推測:

  1. 可能的字面解釋
    “束手”意為捆住雙手,比喻不抵抗或無能為力;“聽命”指服從命令。組合後可理解為“被動地接受指令,放棄自主行動”,但此用法缺乏文獻依據。

  2. 易混淆的正确成語

    • 俯首聽命(正确成語):低頭完全服從,含貶義。例如:“員工不應隻會俯首聽命,而需主動思考。”
    • 束手待斃(正确成語):比喻危難時不積極應對,坐等失敗。例如:“企業遇到危機需主動解決,不可束手待斃。”
  3. 使用建議
    若想表達“被動服從”,推薦使用“俯首聽命”;若強調“消極應對困境”,則用“束手待斃”。建議核對具體語境,選擇更貼切的成語。

若需進一步辨析其他成語,可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解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手聽命》的意思

《束手聽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隻能按照别人的意願或指示去做事,沒有任何自由決定的權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束手聽命》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束手”部分的部首是“手”,總共有5個筆畫;“聽命”部分的部首是“口”,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束手聽命》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如臣之力能足助王,則願竭志焉;如未然也,則望命以死。王曰:‘子無吾命若死,汝士何在?’對曰:‘士之事君,非命使然也,以國家之累,義也;君之诏,臣之命也,安可無聽?’是曰‘臣納命矣’。王曰:‘何謂納命?’對曰:‘若命我死,臣死不辭,敢有忤焉,是謂納命。’”後來逐漸演變成現代漢語成語。

在繁體字中,“束”字的寫法為「 束 」, “手”字的寫法為「 扌 」, “聽”字的寫法為「 聽 」, “命”字的寫法為「 命 」。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成語《束手聽命》中的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例如,“聽命”中的“聽”字的古漢字寫法為「 聞 」。

例句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屬于老闆,完全不敢違背老闆的決定,可以說是束手聽命。

組詞

聽命若定、手無寸鐵、言聽計從、都是與《束手聽命》相關的組詞。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 忠于職守、唯命是從

反義詞: 自由決斷、反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