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瑣事雜務。《梁書·劉孝綽傳》:“近在道務閑,微得點翰,雖無紀行之作,頗有懷舊之篇。至此已來,衆諸屑役。”
“屑役”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瑣碎微小的雜務或職務,形容工作内容微不足道、缺乏重要性。該詞由“屑”(細小瑣碎)和“役”(勞役/職務)組合而成,字面含義即體現事務的輕微性。
古籍例證
最早見于《梁書·劉孝綽傳》:“衆諸屑役”,描述作者被瑣碎事務纏身的狀态。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境,表達對繁雜小事占用精力的無奈,如:“終日忙于屑役,無暇深究學問”。
“屑”字本身有碎末、瑣碎之意(如“木屑”“瑣屑”),“役”則強調強制性勞動(如“勞役”“差役”),二者結合後弱化了強制性,更突出事務的瑣碎性。
提示: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文學作品或曆史文本中。如需完整古籍例句,可參考《梁書》原文。
屑役一詞是指卑微、低賤的仆人或雇工。
屑役的部首是屍(shī),筆畫數為12。
屑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屑有殘剩、殘餘的意思,役指服從、侍奉。合起來就指那些擔負起殘餘、低賤工作的人。
屑役的繁體寫法為屑役。
在古代,屑役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例如屑可以寫作屑(xiè)或屓(xí),役可以寫作役(yì)或役(yè)。
1. 那個屑役整天在莊園裡辛苦工作,從早到晚都沒有休息時間。
2. 他被貶為屑役,在家族中地位低下,備受歧視。
1. 屑民(xiè mín):指社會地位低下、貧困的人民。
2. 屑職(xiè zhí):指地位低微、薪水低的工作。
1. 仆人(pú rén):指為他人工作或侍奉他人的人。
2. 雇工(gù gōng):指受雇于他人,為其工作的人。
1. 主人(zhǔ rén):指擁有奴仆、雇工為其服務的人。
2. 雇主(gù zhǔ):指雇傭他人工作的人或單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