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稱檢字法。字典、詞典或其他工具書中文字排列次序的檢索方法。大緻按字形、讀音、詞義分為三類。字形查字法有部首、筆劃、四角號碼等;讀音查字法有字母順序、音節順序、韻目順序等;詞義查字法按意義分類排列。 倪海曙 《要有新的探索》:“我主張大型詞典應該專編一本索引,裡面什麼都有,可以通過幾種查字法來查。”
查字法是漢語詞典編纂和漢字檢索的核心方法體系,指通過特定規則在字典中快速定位目标字詞的技術手段。其理論基礎源自漢字形、音、義三要素的關聯性,具有以下四類典型方法:
部首查字法
依據漢字偏旁結構歸類,《說文解字》首創540部首體系,現代通用201個部首标準。該方法要求使用者掌握部首變形規律,例如"忄"歸入"心"部,"氵"屬"水"部(《新華字典》第12版)。
音序查字法
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推行後成為主流方法。《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采用此法,需注意多音字需通過筆畫檢索二次定位。
筆畫查字法
以漢字總筆畫數為基準,搭配起筆筆形(橫、豎、撇、點、折)輔助排序。《辭海》第7版規定筆畫數相同則按"一丨丿丶乛"順序編排,適用于生僻字查詢。
四角號碼查字法
1926年王雲五發明的數字化檢索法,将漢字四角筆形轉化為0-9的數字代碼。如"端"字四角號碼為0212,《四角號碼新詞典》保持該體系的專門應用。
查字法的演變反映漢字規範進程,甲骨文時期已存在字形分類意識,東漢許慎系統化建立部首體系,至20世紀音序法與部首法形成雙軌機制(《漢字檢索通論》,商務印書館)。現代電子詞典普遍采用多維檢索技術,但傳統查字法仍是漢字教學的基礎内容。
“查字法”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以下是兩種主要解釋:
定義:查字法又稱“檢字法”,是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中文字排列和檢索的方法,幫助用戶快速定位目标字詞。
分類:
字形查字法
讀音查字法
詞義查字法
按意義分類,如近義詞詞典中将“快樂”“喜悅”歸入“情感類”。
使用場景:多用于查閱紙質或電子字典,例如:
定義:一種傳統方法,通過觀察人的筆迹推測其性格、才能或品質。
特點:屬于非科學領域,類似“筆迹心理學”,權威性較低,多見于民間說法或趣味測試。
如需進一步了解檢字法步驟,可查看搜狗百科或查字典網的詳細示例。
愛惠剝奠薄暮冥冥八音盒子辯識邊亭忭忻播種不次之遷怵心殚悶彈曲調話冬青訛變煩喧凡枝風謠風月常新附遣高擡貴手格王拱把攻忤官常魧子悍虐護持交禮計深慮遠酒食卡秋莎勞問雷霆火炮麋鹿姿納錫嫖宿僑僦七跌八撞請雨穹碧染指于鼎潤格入緒塞陋散走舍奠沈博絶麗神手庶妃跾跾宋臈宿讀速禍唾脠相門出相閑整蕭放瑕殄暇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