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遐戎的意思、遐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遐戎的解釋

猶遐夷。《宋書·索虜傳》:“在昔 有晉 ,混一區宇,九譯承風,遐戎嚮附。”參見“ 遐夷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遐戎”為漢語複合詞,由“遐”與“戎”二字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的釋義:

遐(xiá)本義指“遠距離的空間或時間”,如《詩經·周南·汝墳》中“既見君子,不我遐棄”。引申可表“長久”(如遐壽)、“邊遠之地”(如遐方),或作虛詞表“何”“怎麼”(如遐不謂矣)。

戎(róng)在甲骨文中象兵器之形,本義為“兵器”,如《禮記·月令》中“以習五戎”。後引申指“軍事”(如戎馬)、“古代西方部族”(如西戎),亦作代詞表“你”(如《詩經·大雅》中“戎雖小子”)。

複合詞“遐戎”在古代文獻中用例罕見,可作兩種解析:

  1. 指“遠方的戎族”,如《晉書》中“遐戎不賓”描述邊陲部族未歸順;
  2. 作動詞短語表“以武力征服遠方”,如《全唐文》中“遐戎狄而開疆”。

該詞現代漢語中已無通行用例,其語義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讀者可參考中華書局《王力古漢語字典》及商務印書館《辭源》進一步查證曆史語料。

網絡擴展解釋

“遐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遐戎”指代遠方的民族或邊疆的外族,常用于形容遠離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或邊疆軍事力量。該詞出自《宋書·索虜傳》的“九譯承風,遐戎嚮附”,意為邊遠民族歸附()。

  2. 字詞構成

    • 遐:意為“遙遠”,可指地理距離或時間久遠(如“遐迩”“遐齡”)。
    • 戎:本義為兵器、軍隊,後引申為軍事或西方民族(如“兵戎”“西戎”)。
      組合後既可指遠方的軍隊,也可泛化表示邊塞民族( )。
  3.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例如:

    • 描述邊疆駐軍或遠征軍隊的邊塞意境;
    • 指代與中原文化差異較大的少數民族()。
  4. 相關詞彙

    • 遐夷:與“遐戎”含義相近,均指遠方的異族( );
    • 九譯:指需多重翻譯的邊遠地區,常與“遐戎”搭配使用()。

該詞融合了地理距離與軍事文化的雙重意象,既有實際指代功能,也帶有文學化的邊塞蒼涼感。更完整的古籍用例可參考《宋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邊緣學科兵首鼻山不當得利采桑測意纏頭裹腦翠被毳褐釘官石頂指地維凡幾法曲獻仙音膚腴浮雲朝露膏火自煎隔并棍團滾雪球國有制回薄檻花籠鶴枧水交貨挢挢計不旋跬緝婦究索镌黜讵耐鲙炙老夥伴類推棱峻戀人靈蠵蠻貊門釘瞢滞破傷清剿缺喪燃燈佛守邏順接私凡私釀訟鬼泝述桃源人土階茅茨無慮無憂蝦蟇柝獻賦項頸限禁閑吏先生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