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太宗 評論功臣,謂“ 褚遂良 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見《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後以“小鳥依人”喻小孩或年輕女子的嬌稚可愛。 蕭乾 《栗子》:“一見面不再那麼小鳥依人地笑了,第一句話總脫不了:‘看報沒有?’讀書時期嘛,幹麼過問政治!”
“小鳥依人”是一個常用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字面與比喻義
字面指“像小鳥一樣依偎着人”,現多用于形容少女、小孩嬌小柔順、惹人憐愛的樣子。最初出自《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唐太宗用“飛鳥依人”比喻褚遂良的忠誠可靠,後演變為“小鳥依人”,側重表達依賴與可愛。
情感色彩
含褒義,常用于贊美女性或孩童的溫順、天真,如:“她笑起來小鳥依人,格外甜美”。
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舊唐書》或權威詞典。
《小鳥依人》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完全依賴和依靠。它表示一個人像小鳥一樣依附在另一個人身上,尋求安全感和保護。
《小鳥依人》的“小”字的部首是“⺹”,有三筆,“鳥”字的部首是“鳥”,有兩筆,“依”字的部首是“人”,有九筆,“人”字的部首是“人”,有二筆。
《小鳥依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它被稱為“小鳥依人”的原因是因為小鳥通常會依附在大鳥身上飛行,尋求安全感和保護。在中國文化中,這種形象被用來形容人際關系中的依賴和依靠。
繁體字中的《小鳥依人》與簡體字寫法相似,隻是将鳥字換成了鳥字。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小鳥依人》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小鳥依人”,其中鳥字的形狀和現代稍有差别。
1. 她對那個男人的依賴已經達到了小鳥依人的程度。
2. 在困難時,他總是小鳥依人地依靠着她。
3. 兒子長大了,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小鳥依人了。
1. 小鳥依人(形容詞詞組)
2. 依賴他人(動詞詞組)
3. 依附在(動詞短語)
1. 寶貝(寵愛的對象)
2. 迷戀(對某人極為依賴)
3. 依戀(對某人産生深深的依賴感)
1. 獨立(不依賴任何人)
2. 自立更生(能夠自己解決問題,不依靠他人)
3. 自主(能夠獨立作出決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