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家語·王言》:“士信民敦而俗樸,男慤而女貞。”後因以“樸慤”謂人誠實謹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夫人》:“婦雲:‘勿須,但覓一樸慤諳練之僕,為公子服役足矣。’”
“樸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iáo què,其核心含義指人誠實、謹慎的品性。以下為詳細解釋:
出處:
源自《孔子家語·王言》中的記載:“士信民敦而俗樸,男悫而女貞。”,意為士人誠信、民衆敦厚、風俗質樸,男子誠實、女子貞潔。後以“樸悫”概括這種品德。
後世引用:
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劉夫人》中寫道:“但覓一樸悫谙練之仆”, 此處“樸悫”形容仆人需具備忠實可靠的品質。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文獻例證,可參考《孔子家語》及《聊齋志異》相關篇章。
“樸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木”和“欠”。
下面是這個詞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樸悫”這個詞的來源其實是由一個人名演變而來。在魏晉時期,有一位姓樸名悫的文人,他以德行高尚、學問淵博而聞名,因此人們常用“樸悫”來形容學問上的深思熟慮和淵博。
在繁體字中,“樸悫”可以寫作“樸悫”。
現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古代有所差異。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是以篆書為主,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印章上的字體。而如今,我們所用的字體稱為“楷書”,是基于隸書演變而來的。
以下是一些使用“樸悫”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樸悫”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