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系鳥的繩和環。
2.又比喻鉗制束縛。
“縧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āo xuá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字面含義
指系鳥的繩和環()。古代養鳥時,用絲帶(縧)和金屬環(旋)将鳥束縛,防止其飛離。
比喻義
引申為鉗制或束縛(),常用于描述對人或事物的控制,例如:“制度如縧旋,雖護秩序,亦限自由。”
縧(tāo)
指用絲線編織的帶子,如“萬條垂下綠絲縧”(賀知章《詠柳》),常見于古代服飾或器物裝飾()。
旋(xuán)
此處指環狀物,與“轉動”“回環”相關()。單獨使用時,“旋”可表旋轉、歸返(如“凱旋”)或短暫時間(如“旋即”)。
杜甫《畫鷹》中“縧旋光堪摘”一句,即以“縧旋”代指束縛鷹的繩索,暗喻對能力的約束()。
“縧旋”既指具象的系鳥工具,也含抽象的控制之意,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古典詩詞用例。
《縧旋》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線或絲繩等盤曲、旋轉的形狀。
《縧旋》的部首是纟(纖維)和日(太陽),它總共有10個筆畫。
《縧旋》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字中寫作「糸旋」。其中,「糸」是繩索的意思,「旋」則是旋轉、盤旋的意思。
《縧旋》在繁體字中寫作「縧旋」。
在古代,「縧旋」這個詞的寫法為「纟霰」。
1. 她用細絲繩将花瓶縧旋起來,增添了房間的裝飾效果。
2. 這幅畫的線條如縧旋般曲折,給人一種旋轉的感覺。
組詞:縧帶、縧子、縧紗、旋風、旋轉、盤旋。
盤繞、曲折、螺旋。
筆直、直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