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枭與狼。比喻兇惡之徒。 唐 韓愈 《司徒許國公神道碑銘》:“磔其梟狼,養以雨風,桑穀奮張,厥壤大豐。”
“枭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韓愈的《司徒許國公神道碑銘》:“磔其枭狼,養以雨風,桑穀奮張,厥壤大豐。” 此處“枭狼”比喻危害社會的惡勢力,通過鏟除它們以促進繁榮。
“枭狼”通過動物特性隱喻人性之惡,既有文學深度,也具現實批判性。使用時需結合語境,避免與“枭雄”(側重能力而非品性)混淆。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韓愈原文或權威詞典。
枭狼一詞在漢語中表示兇猛狡猾的狼。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枭'是指貓頭鷹,'狼'則表示狼。整個詞的筆畫總數為14,其中'枭'部的筆畫數為8,'狼'部的筆畫數為6。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民間傳說和寓言,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兇猛、狠毒且狡猾的特性。枭狼一詞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也有一種繁體寫法,即用'韋'部替代'狼'的橫折,形成“枭韋”。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枭'的上方有兩點,下方是一個木字旁,而'狼'則是以'犬'為旁,中間有一點。整個字形古樸而有力,展現了狼的威猛形象。
以下是幾個使用枭狼一詞的例句:
1. 他的行為像枭狼一樣狡猾,謹慎可怕。
2. 他眼裡閃爍着枭狼般的兇光,讓人不寒而栗。
3. 那個商人像枭狼一樣兇狠地對待競争對手。
以下是一些與枭狼相關的詞語:
1. 組詞:兇狼、狡狼、狼藉
2. 近義詞:狡猾、狠毒、狂野
3. 反義詞:溫順、善良、忠誠
總的來說,枭狼一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兇猛狡猾的特質,用以形容那些行為不法且狠毒陰險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