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策拜的意思、策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策拜的解釋

謂帝王以策書命官。 唐 康骈 《劇談錄·命相日雨雹》:“ 崔相國 、 豆盧相國 同日策拜。”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四》:“宿直者,離家獨宿,人情所貴,其人初蒙策拜,故以此相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策拜是中國古代政治禮儀中的重要儀式,指帝王通過頒布策書正式任命官員或授予爵位的行為。該詞由“策”(文書)與“拜”(授予職位)複合構成,常見于史書對官職任命的記載。

核心詞義解析

  1. 策:指帝王專用的文書形式“策書”,以竹簡或木牍書寫,内容包含封賞、任命等重大事項,具有法定效力。
  2. 拜:表授予官職的鄭重儀式,區别于普通任命,多用于高級别職位的敕封,如《後漢書·禮儀志》載“三公策拜,皆詣阙謝恩”。

曆史背景與流程

策拜儀式始自周代,至漢代形成定制。其程式包括:帝王授策書于受封者→受封者跪拜接策→群臣稱賀→入朝謝恩。例如《漢書·武帝紀》記載元朔五年衛青獲策拜大将軍,标志着其統帥地位的官方認證。

語用延伸

唐代後,“策拜”一詞逐漸擴展至外交領域,如《舊唐書》描述吐蕃使者接受唐朝冊封的策拜之禮,體現中央政權對邊疆的管轄權威。

權威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策拜”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來源和用法區分:

一、官方任命的儀式含義(權威性較高) 指古代帝王通過策書形式任命官員的儀式。該釋義源自《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并有文獻佐證:

  1. 唐代康骈《劇談錄》記載崔相國與豆盧相國“同日策拜”;
  2. 宋代王谠《唐語林》提到官員因“初蒙策拜”而受特殊待遇。

二、成語化的策略含義(見于部分辭典) 由“策”與“拜”組成的複合詞,意為通過謀略使人信服。查字典等來源将其解釋為“出謀劃策,讓人拜服”,多用于形容政治家、軍事家的智謀能力。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覽...

暧暧柏翎兒八六子瘢疣悲蹙并立禅語成總赤蓋蟲鹥春荒滴答端憂笃疴咄嗟煩錯芳猷繁縷風暴潮風裳分茅嶺趕老羊告祝瓜分鼎峙官布辜恩背義混亵假植祭哜久别捐廢麇獐亮德聯肩漫沒梅花落美賞門公鑷撏你門凝妙批砉導窾榮級容冶如令飒拉上請扇烈扇箑水汞四路王僚螱飛聞雞誣谄下劑翔師像心像意消盡洗面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