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擢的意思、登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擢的解釋

晉升,提拔。《漢書·朱博傳》:“故事,居部九歲舉為守相,其有異材功效著者輒登擢。”《宋史·文苑傳三·陳越》:“乃擇館閣官,得 盛度 、 路振 、 劉筠 、 夏竦 、 宋綬 洎 越 分撰表奏,宰相嘗以名聞,其後皆相次掌外制,唯 越 不及登擢,時論惜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登擢(dēng zhuó)是一個文言色彩濃厚的漢語詞彙,主要表示提拔、晉升官職的含義,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中。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本義解析

  1. “登”與“擢”的構詞

    “登”本義為“由低處向高處行進”(如登山),引申為“升遷、進用”;“擢”指“拔取、提升”(如擢升)。二字組合強調官職或地位的向上提升,核心含義是選拔人才并授予更高職位。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8年)第8卷,第2頁。

  2. 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升遷;提拔”。

      例:《漢書·谷永傳》:“登擢俊賢,以恢聖業。”

    • 《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王力主編):“提升官職”,強調因才能或功績獲得晉升。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修訂版。


二、引申與用法特點

  1. 語境特征

    • 對象:多用于君主提拔臣子,或上級擢升下屬,隱含對才能的認可。

      例:唐代柳宗元《謝除柳州刺史表》:“過蒙恩獎,登擢非次。”

    • 語義側重:強調破格任用或超越常規的晉升,區别于按資曆的普通升遷。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2290頁。

  2. 近義辨析

    • “拔擢”:與“登擢”義近,但更側重“從低微職位提拔”。
    • “晉升”:現代常用詞,泛指職位提升,文言色彩較弱。

三、古典文獻例證

  1. 史書用例

    《後漢書·朱浮傳》:“陛下登擢英俊,以興大業。”

    釋義:帝王選拔英才以振興國家。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1965年版。

  2. 奏章文書

    宋代蘇轼《謝宣召入學士院狀》:“驟蒙登擢,不知所從。”

    釋義:表達對突然被提拔的惶恐與感激。

    來源:《蘇轼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校注本。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曆史著作或仿古文體時。日常表達推薦使用“提拔”“晉升”等現代詞彙,以确保交流清晰性。

語言規範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登擢”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ēng zhuó,主要用于表示“晉升、提拔”的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登擢”由“登”和“擢”組合而成:

    • 登:本義指由低處到高處(如登山),引申為升遷、進用。
    • 擢:意為選拔、提升(如擢升)。
      兩字結合後,強調通過選拔使職位或地位提升,多用于古代官員的晉升場景。
  2. 曆史文獻用例

    • 《漢書·朱博傳》記載:“其有異材功效著者輒登擢”,指對有突出才能和功績的人予以提拔。
    • 《宋史·文苑傳》提到陳越因未被“登擢”而令時人惋惜,進一步印證該詞在官職晉升中的使用。
  3. 語境與用法
    該詞屬于書面用語,現代使用較少,但在研究古代職官制度或文言文時常見。例如:“居部九歲舉為守相”後,優異者會被“登擢”至更高職位。

總結來看,“登擢”是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的晉升機制,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嗄飯阿舅寶藍播播不奈何采菽草褐抄斷摛掞創巨颠頹點污鲕鲲高差勾縫慣會蠱壞荷的嘩亂薉薉降化奸猾簡認谏省解禁矜詫救火投薪苴枲科鬥苛峭赉弼聯合會列嶂蔓草沛然貧味千難萬苦凄麗親痛仇快求解畦畹日餔撒謊桑葉冠身樣神洲實火試律手面瘦子樞秘歪七竪八挽圈圈壝埒為淵驅魚,為叢驅爵握炭流湯無怪無論如何象說小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