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晾夏的意思、晾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晾夏的解釋

謂舊俗在農曆三月上巳日起至立夏前曝曬紗葛之類的衣服。《龍遊縣志·地理考·風俗》:“上巳日以紗葛衣出曝,謂之晾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晾夏”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傳統習俗釋義(主流解釋) 根據《龍遊縣志·地理考·風俗》記載,晾夏指舊時農曆三月上巳日(三月初三)至立夏前曝曬紗葛類夏季衣物的習俗。這一習俗旨在通過晾曬去除衣物潮濕,為入夏做準備,常見于地方民俗文獻中。

二、現代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通過晾曬或通風降低夏季溫度”,例如開啟空調、電扇或戶外遮陽等方式。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傳統習俗的引申擴展。

補充說明: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方向,若需學術引用,推薦參考《龍遊縣志》等地方志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晾夏: 南方方言中的特有詞彙

晾夏是南方方言中特有的一個詞彙,它的意思是散步、曬太陽。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亠(頭)、日(太陽),構成一個形象生動的漢字。

這個詞彙來源于古代漢語,當時的寫法并不是現在我們常見的簡化字形式。繁體字寫作「曂夏」,在古代常用來描述炎熱的夏季和曬太陽的活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當時的寫法更為複雜。「曂夏」的「曂」字由日字旁(十)和光字旁(卩)組成,表示太陽高照的樣子。而「夏」字由日字旁和奧字旁(具)構成,表示夏天的意思。

下面是一些關于「晾夏」的例句:

1. 暑假期間,我們可以一起去公園晾夏。

2. 天氣這麼熱,晾夏對身體很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使用「晾夏」進行組詞,例如:

1. 晾夏亭:供人們在夏天休息、曬太陽的地方。

2. 晾夏服:衣物材質舒適,透氣性好,特别適合夏天穿着的衣服。

「晾夏」的近義詞包括「遛彎」、「踏青」等,它們都表示在戶外散步、曬太陽的活動。而與「晾夏」相反的詞彙可以是「居家」、「待在家裡」等,表示室内活動與不外出。

綜上所述,「晾夏」在南方方言中獨特的詞彙,是描述散步、曬太陽的活動的常用詞彙。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雖然古代寫法複雜,但字形富有生動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晾夏」組成各種詞語,同時也可以使用近義詞來描述類似的活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