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鮮支的意思、鮮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鮮支的解釋

[jasmine] 即栀子,常綠喬木,性寒味苦,可入藥

于是鮮支。——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詳細解釋

(1).白色的絹。《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於是 鄭 女曼姬,被阿錫,揄紵縞” 唐 顔師古 注:“縞,鮮支也,今之所謂素者也。”

(2).栀子的别名。《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鮮支黃礫,蔣苧青薠。” 郭璞 注引 司馬彪 曰:“鮮支,支子也。”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鮮枝”。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異名》:“支子樹曰鮮支。”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花卉·栀子》:“《上林賦》有鮮支,即栀子樹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鮮支為漢語曆史詞彙,包含兩重核心釋義:

一、植物學釋義 指代栀子(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屬茜草科常綠灌木。古代文獻中,其名稱源于栀子的白色果實特征。《說文解字注》記載:“鮮支,即今之栀子,實白可染”。《爾雅·釋木》亦注:“鮮支,一名栀子,可染黃”。該植物在古代常用于織物染色及藥用。

二、紡織品釋義 古代對絹類織物的雅稱。《漢書·地理志》提及會稽郡産“帛疊、蘭幹、細布、鮮支”,東漢學者許慎釋為“鮮支即絹也”。唐代訓诂家顔師古進一步注解:“鮮支謂絹之精好者”,表明該詞特指質地優良的絲織品。

三、文學引申義 因栀子花潔白如絹帛,文人常以“鮮支”隱喻高潔品質。南朝江淹《雜體詩》有“白雪凝瓊貌,鮮支點玉鬟”之句,将鮮支與白雪并提,強化其潔淨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鮮支”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個主要含義,結合多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指代植物(栀子的别名)

  1. 基本解釋
    鮮支是栀子的别名,即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其果實性寒味苦,可入藥。
    例:明代劉基《誠意伯文集》中“于是鮮支”即指此植物。

  2. 文獻佐證
    《上林賦》中“鮮支黃礫”,以及宋代孫奕《履齋示兒編》提到“支子樹曰鮮支”,均指向其植物屬性。


二、指白色絹帛

  1. 材質含義
    鮮支在古代指白色的絹,如《漢書·司馬相如傳》中“揄紵缟”,唐代顔師古注“缟,鮮支也,今所謂素者也”,說明其與素絹同類。

  2. 使用背景
    多用于形容織物或服飾,如“鄭女曼姬,被阿錫,揄紵缟”中的“缟”即鮮支。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漢書》《上林賦》及明清類書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拂擺殺罷癃扁額壁宮暢銷察悉逞蠻赤留兀剌酬納湊泊大手筆短歲耳鳴飛書走檄扶接覆校構擯苟賤管蔡官禦汩汩詭求規繩矩墨黃生借書說建辰月集枯謹慤揪出稽仰疽腸控緤款留廊牙欄栅籃子老夥計聆聽密樞木契平均壽命剖釋樸質齊大非耦凄寥輕勁缺政饊子上駕蛇管深仄麝炷熟聞隨屬太陰曆銅牆鐵壁線報祥莢憲役蟹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