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銑鐵的意思、銑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銑鐵的解釋

生鐵,鑄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銑鐵(xǐ tiě)是漢語中對“生鐵”的别稱,指用鐵礦石經高爐冶煉得到的含碳量較高(通常大于2%)的鐵碳合金。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銑鐵即現代冶金學中的“生鐵”(Pig Iron),是鐵礦石在高溫下被碳還原後形成的初級産品。其特點是含碳量高(2%-4.5%),同時含有矽、錳、硫、磷等雜質,質地硬脆,無法直接鍛壓成型。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銑鐵”明确标注為“生鐵”的舊稱,強調其作為鑄造原料的屬性 。


二、物理與化學特性

  1. 成分特點

    銑鐵以鐵、碳為主,碳常以滲碳體(Fe₃C)或石墨形态存在,化學式可表示為:

    $$text{Fe} + text{C}(text{2-4.5%}) + text{Si, Mn, P, S等雜質}$$

  2. 機械性能

    因高碳和雜質含量,銑鐵質硬而脆,抗拉強度低,但耐磨性好,適合鑄造而非鍛造。

來源:中國冶金工業出版社《金屬材料學》指出,生鐵的脆性源于網狀滲碳體結構 。


三、應用場景

銑鐵主要作為鋼鐵冶煉的中間産品: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冶金卷》記載,明代《天工開物》已詳述銑鐵用于鑄鍋、農具的工藝 。


四、曆史與術語演變

“銑鐵”一詞源于古代手工業,因生鐵鑄造時需切削打磨(“銑”即削義),近代逐漸被“生鐵”取代。現代标準術語為生鐵(GB/T 717-2018),而“銑鐵”多用于文獻或方言。

來源:漢語史學者王力在《漢語詞彙史》中考證,“銑”為古語轉用,明清文獻常見此稱 。


參考資料(非鍊接時标注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張文钺. 《金屬材料學》. 冶金工業出版社.
  3.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 《中國大百科全書·冶金卷》.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4. 王力. 《漢語詞彙史》. 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銑鐵”是一個工業領域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含義

  1. 讀音:銑鐵讀作xiǎn tiě(“銑”在此詞中不讀xǐ)。
  2. 詞義:指生鐵或鑄鐵,是一種含碳量較高(2%-4.3%)的鐵碳合金,質地脆硬,通常用于鑄造工業零件。

二、詞語構成與延伸


三、應用場景

  1. 工業領域:銑鐵常用于制造機械零件、管道、炊具等鑄造件,例句如“鐵砂23%,銑鐵70%”(見生産配方)。
  2. 曆史文獻:早期工業文獻中常出現“銑鐵”代指生鐵,如日本船舶運輸記錄提及“裝載銑鐵”。

四、其他注意

如需更專業的冶金學解釋,可參考權威工業詞典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地裡白彩擺香堂半自動疕瘍常古誠效稠疊出給除掃催吐劑悴族敵釁頓辔放洋藩溷婦兄高扃高上隔靴抓癢光身過敏寒往暑來後梢華的壞根換茬加工奬金檢控兼天驕癡進具舉聲狂率來婆狼頭蠟撚亮點離婦淩殄慢易沒牙沒口彌永迫蹙青鳥圊桶曲毀申詠釋詞實效收據贖刑死友歲豬袒免文選爛,秀才半小就消售歇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