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祠具的意思、祠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祠具的解釋

祭祀時所用的器具。或稱祠器。《漢書·郊祀志》:“天子既令設祠具,至 東泰山 , 東泰山 卑小,不稱其聲,乃令祠官禮之,而不封焉。”《後漢書·桓榮傳》:“ 賜 遣吏奉祠,因縣發取祠具, 曄 拒不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祠具"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從構詞法分析,"祠"指供奉祖先或神靈的場所(《說文解字》釋為"春祭曰祠"),"具"則表示完備的器物(《爾雅》注為"備也,辦也")。組合後該詞特指祭祀活動中使用的整套禮儀器物,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1. 祭祀器物:涵蓋青銅禮器(如鼎、簋)、酒器(爵、觚)、食器(豆、俎)等宗廟陳設。據《周禮·春官》記載,這些器具需按"五禮"規制排列,體現古代禮制等級。

  2. 祭品組合:包含三牲(牛羊豕)、五谷(黍稷稻粱麥)、六粢等規定性供品。《禮記·祭統》特别強調"祠具必時",要求祭品須符合時令節氣。

  3. 儀仗配備:含旌旗、鐘磬、祝文等禮儀用品,漢代鄭玄注《儀禮》時指出"具者,謂物之成文理者也",強調器物組合的象征意義。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封禅書》"祠具以犢",後經《漢書·郊祀志》"具祠器如天地"的記載,形成固定用法。現代考古發現如殷墟婦好墓青銅器群,實證了商周祠具的完整規制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祠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祠具(拼音:cí jù)指祭祀時所用的器具,也稱為祠器。這一解釋在《漢書》《後漢書》等古籍中有明确記載,例如:

二、延伸用法

在部分語境中,“祠具”被引申為比喻沒有實際用處或過時的物品。例如,成語用法中可能借“祠廟中的器物”來象征脫離現實需求的事物。不過這一引申義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權威性辨析

根據高權威性來源(如《史記·孝武本紀》),“祠具”的本義仍以祭祀器具為主。其他引申用法可能源于文學或口語化表達,需謹慎使用。

“祠具”的核心定義是祭祀活動中的專用器具,具有明确的曆史文獻依據。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安勝鄙于不屑碧塟博導插杠子春旛出生率辭窮理屈大秋調讴凍毫督切放懷番號反舌奮怒高郵閨聲郭公塼黑更半夜龁剌哄局灰貨昏鄧鄧界尺饑苦靜難盡孝狂矞朗讀理檝淩牀柳葉馬行牧豬奴戲拿腰碾盤暖泉排水量跑旱船疈辜披洩請喚凄切虬宮群口詞仍重叁天兩地柿餅食車衰淚衰俗通禮頽齡望參文紮夏缦消暑攜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