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慕佩服。 漢 袁康 《越絕書·吳内傳》:“ 管仲 張弓射 桓公 ,中其帶鉤, 桓公 受之,赦其大罪,立為 齊 相,天下莫不向服慕義。”
(1).謂對質其事。《楚辭·九章·惜誦》:“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 王逸 注:“嚮,對也;服,事也。言己願復令六宗之神對聽己言事可行與否也。”
(2).歸向順服。《晉書·索綝傳》:“ 綝 有威恩,華夷嚮服。”《明史·楊甯傳》:“暇則詢民疾苦,境内嚮服。”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 達6*賴三世 ﹞名益著, 青海 河套 諸 蒙古 罔不嚮服。”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向服漢語 快速查詢。
“向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三種解釋:
仰慕佩服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指對他人的品德或才能産生敬仰與欽佩。例如《越絕書·吳内傳》提到管仲射中齊桓公後,桓公赦免其罪并任其為相,天下人“莫不向服慕義”。該釋義在多個來源中被強調,包括權威性較高的《漢典》。
對質其事
指通過當面對證來核實事實。《楚辭·九章·惜誦》中有“戒六神與嚮服”的描述,王逸注解為“嚮,對也;服,事也”,即通過神靈對證事情的真相。
歸向順服
表示群體或地區因威德感召而自願歸附順服。例如《晉書·索綝傳》提到“華夷嚮服”,《明史·楊甯傳》中也有“境内嚮服”的記載,均指通過治理使民衆信服。
讀音與注音:拼音為xiàng fú,注音為ㄒㄧㄤˋ ㄈㄨˊ。
使用提示:該詞多用于古籍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向服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表示接受批評、檢讨錯誤并改正的意思。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态度謙虛、謙讓,具有自知之明的行為。
向服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9。
向服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尚書·夏書·堯典》一書中。在這本古代文獻中,"服"一詞表示承認錯誤的感召,而"向"則表示去面向,并表示向外伸出。因此,向服結合在一起時,表示一個人謙虛地接受錯誤并向外展現自己改過的态度。
在繁體字中,向服的寫法為「嚮服」。
在古代,有時候漢字"向服"的寫法為「嚮伏」或「嚮彿」。
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虛心向他人表示向服。
服從、服輸、服氣
順從、謙虛、虛心
倔強、固執、不服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