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屬官的意思、屬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屬官的解釋

屬下的官吏。《韓非子·有度》:“屬官威民,退淫殆,止詐僞,莫如刑。”《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元壽 二年復賜大司馬印綬,置屬官,去将軍,位在司徒上。”《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大臣有個聞見,便訓誡屬官,末吏有個知識,便規勸上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屬官”是古代行政體系中的常見概念,綜合不同文獻來源,其核心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義

“屬官”指下屬官吏或所屬機構的官員,最早出自《韓非子·有度》中的“屬官威民”。這一概念在曆代官制中均有體現,如漢代《漢書·百官公卿表》提到大司馬“置屬官”。

二、職能與演變

  1. 職責範圍
    屬官主要負責特定事務的執行或輔助上級官員,例如清代六部中的“部屬”官員需輔佐尚書、侍郎處理具體政務。
  2. 監察與專項任務
    部分屬官由皇帝直接派遣,承擔巡視、監察地方或管理專項事務(如工程監督)的職能。

三、文學中的例證

唐代至宋代的詩詞中,“屬官”常與個人仕途相關聯:

四、制度特點

屬官的任命通常由上級或中央直接決定,層級從地方縣官到中央要職(如清代總督、巡撫的屬官)均有涉及,形成垂直管理體系。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朝代官制細節,可參考《漢書》《清史稿》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屬官

屬官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語,由“屬”和“官”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屬”字的拆分部首是“屍”,總共有屍和5筆;“官”字的拆分部首是“宀”,總共有宀、3和8筆。

來源

《屬官》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的官制,指人在某些組織、團體或機構中的屬下、下屬身份。

繁體

《屬官》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同樣為“屬官”,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屬官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這兩個字的形狀和意義。

例句

1. 他一直擔任公司中的屬官,積極努力地工作。

2. 作為屬官,他應該遵守紀律,服從上級的指揮。

組詞

屬官這個詞語沒有特定的組詞,但可以将“屬”和“官”與其他字組合形成其他詞語。

近義詞

屬下、下屬、部屬

反義詞

上級、上司、領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