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遐觀的意思、遐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遐觀的解釋

(1).縱觀;遍覽。 晉 張華 《鹪鹩賦》:“将以上方不足,下比有餘,普天壤以遐觀,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天錫皇帝,厖臣碩輔。博問遐觀,以置左右。”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記》:“尚修其辭,逞怪披奇,窮精憊思,遐觀千載,竟亦何裨?此謂名勞。”

(2).遠眺。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豐子恺 《實行的悲哀》:“有憑欄共眺者,有矯首遐觀者,意甚自得。”

(3).回顧往事。 宋 方嶽 《鄭佥判見贻辄複赓載》詩之六:“靜中試遐觀,一一皆自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遐觀"是漢語中具有雙重意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1. 分字訓诂 "遐"字在《漢語大詞典》中本義指空間或時間的遙遠,《說文解字》釋為"遠也",如《詩經·小雅》"天保定爾,以莫不遐"。觀"字在《爾雅·釋言》中訓作"示也",段玉裁注"觀者,視之詳也",既指具體的觀看動作,也包含審視觀察的抽象義。兩字組合構成并列結構動詞。

  2. 整體釋義 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存在兩種用法:

  1. 哲學維度 《周易·觀卦》"大觀在上"的觀卦思想,通過鄭玄注"觀者,廣瞻也"(《十三經注疏》),賦予"遐觀"以統攝全局的認知方法論内涵。這種認知模式在宋代程颢《識仁篇》中發展為"須反身而誠,遐觀萬物皆備于我"的理學觀照方式。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文學語境,如錢鐘書《管錐編》論謝靈運詩"既藉山水證理,複以遐觀得趣",指代超越表象的審美觀照。

網絡擴展解釋

“遐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á guān,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1.縱觀、遍覽

指廣泛觀察或全面審視事物。
例:

2.遠眺

表示向遠處眺望,常用于描繪自然景色或開闊視野。
例:

3.回顧往事

引申為對過去的追憶或反思,這一用法較為少見。
例:

引申含義

部分詞典(如)還強調其“眼界開闊、見識廣博”的抽象意義,如“遐觀世界格局”。


提示:不同文獻對“遐觀”的釋義略有側重,具體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查看更多用例,可參考《漢典》《歸去來兮辭》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頸烏敝褐賓朋滿座擦粉塗額孱婦禅世雕龍綢缪帷帳翠勺大包大惑蕩潏等價帝國主義端明遏勒付度改望诰命夫人工薪階層貫掃規定顧況谷實孩兒茶合流桀虐浄植舊治寇賊困鬭六鈞裡外裡壟竈櫗楔末宦瘧渴女秀才嘔煦嘔吟怕婦旁議批八字撇漾清恪青蓮舍清勝圈定屈尊就卑宂細紗帷水忏水災蘇卿棠谿猥複聞名喪膽無玷午刻五利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