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端明的意思、端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端明的解釋

(1).正直聰明。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 宋文帝 端明臨朝,鑒賞無昧。” 唐 元結 《呂公表》:“故名不異俗,跡不矯時,内含端明,外與常規,其大雅君子,全於始終者耶。”

(2).猶神明。 清 錢謙益 《<古史談苑摘錄>後記》:“昔者吾夫子授端明之命而作《春秋》。”

(3).古宮殿名。一為 後唐莊宗 同光 二年改 解卸殿 為 端明殿 ,設端明殿學士。二為 宋仁宗 明道 二年改 承明殿 為 端明殿 ,複設端明殿學士。因用作端明殿學士的代稱。 宋 蘇轍 《祭亡兄端明文》:“以家饌酒果之奠,緻祭於亡兄端明 子瞻 之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端明”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正直聰明
    指人的品格正直且智慧通達,最早見于南朝文獻。例如:

    • 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提到“宋文帝端明臨朝,鑒賞無昧”,形容宋文帝為政清明。
    • 唐代元結《呂公表》中“内含端明”,強調内在的端正與明智。
  2. 比喻神明
    清代錢謙益在《<古史談苑摘錄>後記》中用“授端明之命”,将“端明”與神明相關聯,表達對神聖旨意的尊崇。

  3. 古宮殿名

    • 後唐時期:莊宗同光二年(924年)改“解卸殿”為端明殿,并設“端明殿學士”一職。
    • 宋代: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将“承明殿”更名為端明殿,沿用學士官職,後成為官職代稱。例如蘇轍《祭亡兄端明文》中稱蘇轼為“端明子瞻”。

二、用法特點

三、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褚淵碑文》《呂公表》等文獻,或參考宋代職官制度相關研究(主要依據、4、5)。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好的,這是關于《端明》這個詞的相關信息:

意思

《端明》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明亮而端正”。它常用來形容人的品質和言行舉止,表示一個人正直、光明磊落。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端明》的拆分部首為“立”,總共有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端明》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一篇名為《召南·草蟲》的古詩之中。現在,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窄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端明》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它以「新」的字形作為基本部首,并結合兩個相同的部首「立」,整個字形較為複雜。

例句

他的品行端明,受到了大家的一緻贊賞。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端莊、明亮、正直。

近義詞:明良、光明、正大。

反義詞:邪惡、陰暗、不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