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政的意思、得政的詳細解釋
得政的解釋
為政,治理國政。《國語·晉語五》:“不得政何以逞怒?餘将緻政焉,以成其怒。” 韋昭 注:“得政,為政也。”《新唐書·柳宗元傳》:“及得政,引内禁近,與計事,擢禮部員外郎,欲大進用。” 宋 嶽珂 《桯史·館娃浯溪》:“ 義豐 賦 館娃 曰:‘…… 關大夫 進, 夏 德豈昏; 微子 得政, 商 豈穢聞。’”
詞語分解
- 得的解釋 得 é 獲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濟。心得。 適合:得勁。得當(刵 )。得法。得體。 滿意:得意。揚揚自得。 完成,實現:飯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 可
- 政的解釋 政 è 治理國家事務:政治。政府。政黨。政權。政綱。政策。政令。政績。政見。政客(為個人或某一集團利益從事政治活動的人)。政局。政變。參政。議政。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民政。 家庭或集
網絡擴展解釋
“得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得政”指在政治上獲得權力、地位或職位,也可直接理解為“為政”或“治理國政”。該詞既包含“取得政權”的動态過程,也包含“執掌政權”的靜态狀态。
二、詳細解釋
-
詞源與演變
源自《詩經·小雅·節南山》:“保左右,無自由,得政從之。”此處“得政”指獲得政權,強調權力獲取。
後世逐漸擴展為“治理國政”,如《國語·晉語五》中“不得政何以逞怒?”韋昭注:“得政,為政也。”。
-
語境用法
- 政權獲取:如宋代嶽珂《桯史·館娃浯溪》中“微子得政,商豈穢聞”,指通過政治手段掌握權力。
- 執政實踐:如《新唐書·柳宗元傳》記載“及得政,引内禁近”,指實際治理國家的行為。
三、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四、總結
“得政”兼具“獲得政權”和“行使政權”的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權威解釋可參考《國語》《新唐書》等古籍用例,或漢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得政(dé zhèng)這個詞有多層含義,它經常用來描述人們在治理國家、管理政務方面所獲得的權力和職位。下面我将為你解釋得政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的寫法,以及一些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得(彳+弓,共5筆)政(正+⺆,共6筆)
來源:
得政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産生。得是表示取得、獲得的意思,政則意味着治理國家和管理政務。将兩個字合并在一起形成了得政。
繁體字形:
在繁體字中,得政的寫法與簡化字基本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得政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考古學家和曆史學家沒有找到得政在古代的具體寫法,因此我們無法确定得政在古代是如何寫的。
例句:
1. 他通過多年的努力,得到了高位,成為國家政府的重要官員。
2. 在當今社會,人們渴望得到更多的政治權力,以改善社會狀況。
組詞:
得力(dé lì):能夠給予有效幫助的人或事物。
得勝(dé shèng):取得勝利,戰勝對手。
近義詞:
得勢(dé shì):指某人或某事獲得權勢,占據有利地位。
反義詞:
失政(shī zhèng):指在治理國家或政務管理方面出現失誤或失敗。
希望以上對“得政”的解釋能幫到你!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