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路程遙遠。 宋 汪元量 《憶秦娥》詞之七:“心如焦。彩箋難寄,水遠山遙。” 元 薩都剌 《彭城雜詠呈廉公亮佥事》之五:“柳邊今夜孤舟發,水遠山遙空斷腸。”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我一望望傷懷抱,他一步步待迴鑣,早一程程水遠山遙。”
“水遠山遙”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兩地之間距離極其遙遠,常用于表達空間或情感上的隔閡。以下是詳細解釋:
“水遠山遙”由“水遠”和“山遙”兩部分組成,分别指水域和山脈的阻隔,強調兩地相隔極遠,難以逾越。其核心含義是“路程遙遠,相隔甚遠”。
該成語最早見于宋代詩詞,并在元曲中廣泛使用:
總結來看,“水遠山遙”以自然山水為意象,生動描繪了空間或情感上的遙遠距離,是古典文學中常見的意境表達。
《水遠山遙》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距離非常遠,無法輕易靠近或到達。
該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可拆分為“水”、“遠”和“山”,分别有兩個、七個和三個筆畫。
《水遠山遙》最早出自《楚辭·離騷》:“水無常形,遠山遙且累;路逢逆旅,遣懷五裡一依韓信。”這裡用來形容情感的距離。
《水遠山遙》是繁體字的寫法。
在古代,字形和用法有所變化。例如,水的古代字形為氵,遠的古代字形為遠,山的古代字形以山的兩邊上下各加一橫線。
這次旅行的目的地離這裡太遠了,可以說是水遠山遙。
可與“水遠山遙”搭配的有:“路遠如何”、“目的地遙遠”等。
與“水遠山遙”意思相近的成語有:“車水馬龍”、“無邊無際”等。
與“水遠山遙”意思相反的成語有:“一步之遙”、“近在咫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