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畮的意思、百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畮的解釋

見“ 百畝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畮”是“百畝”的異體寫法,其中“畮”為“畝”的古代計量單位異體字,現已被規範字形“畝”取代。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字書考證,該詞具有以下釋義層次:

一、字形與字源

“畮”始見于西周金文,從田、從每(表聲),本義指田壟。《說文解字》釋為“六尺為步,步百為畮”,指古代土地丈量單位,後寫作“畝”。

二、基本釋義

  1. 量詞單位:周代以百步為畝(一步六尺),百畝即一萬平方步,約合現代30.2市畝。
  2. 泛指農田:如《詩經·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東其畝”中,“畝”代指耕作田地。

三、曆史演變

秦漢以後,畝制面積擴大至240平方步,但“百畝”仍為文獻中常見表述,如《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反映古代農業經濟單位。

四、文獻例證

《漢書·食貨志》載“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畮”,印證“百畮”在漢代作為典型農耕規模的記載。該詞現多用于古籍研究及曆史文獻解讀領域。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百畮”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詞,其中“畮”為“畝”的異體字,指土地面積單位。以下是具體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 “百畮”即“百畝”,表示一百畝土地面積。古代“一畝”的具體數值因朝代不同有所差異,但通常以“一夫百畝”為基本耕作單位。
  2. 語境應用

    • 該詞常見于古籍,如《國語詞典》引例:“不易之地,家百畮”(指難以耕種的土地,每戶分配百畝)。此處強調土地分配制度或土地性質。
  3. 單位換算

    • 周代一畝約為現今0.29畝(約193平方米),故“百畮”約合29畝(約1.93萬平方米)。但後世“畝”的數值擴大,需結合具體時代判斷。

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邊緣科學避遜測恩琛赆笞鞭愁眉鎖眼黜落法大發慈悲躭驚受怕大盼盼度越酆城獄焚棄傅弼狗皮膏呼揭弧旌枉矢監臨緘帖家祀禁遏靜悫精擇連總陵岑門捆摩戛木頭底兒女角盤坳骈俪朅休清風兩袖情藻茕眇窮年累歲秋報秋鞘曲備然灰入口處弱劣三綱沙蘆菔折拒沈住氣失鹿受益首子水勇脫期窩鋪無度物象香島先澤笑欣欣夏日可畏謝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