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霧露的意思、霧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霧露的解釋

(1).指霧。《楚辭·嚴忌<哀時命>》:“霧露濛濛其晨降兮,雲依斐而承宇。” 王逸 注:“言幽居山谷,霧露濛濛而晨來下。”

(2).《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淮南王 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露霧病死。陛下為有殺弟之名,柰何!”後用為因冒霜露犯寒暑而死的典故。 宋 文天祥 《正氣歌》:“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 明 歸有光 《谕祭塗澤6*民文》:“方茲念功,遽聞奄逝,豈以山川之險,遂犯霧露之危?”亦為王公大臣被貶而死之典。《後漢書·謝弼傳》:“ 竇氏 之誅,豈宜咎延太後,幽隔空宮,愁感天心,如有霧露之疾,陛下當何面目以見天下?” 明 張居正 《答松江兵憲蔡春台書》:“脫不幸有傷霧露之疾,至於颠隕,其無乃虧朝廷所以優禮舊臣之意乎?”

(3).喻讒谄蔽明的人。《後漢書·蔡邕傳》:“龜鳳山翳,霧露不除,踴躍草萊,祇見其愚。” 李賢 注:“龜鳳喻賢人,霧露喻昏闇也。” 唐 陳子昂 《為義興公求拜掃表》:“不意慶雲垂澤,天渙宏流,拂拭霧露,生見白日。”

(4).喻恩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師友》:“虛往實歸,霑霧露之微潤;裒多益寡,落邱山之一毫。”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霧露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霧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複合詞,由“霧”與“露”兩個自然現象組合而成,既可指具體的自然現象,也常被賦予抽象的文化隱喻。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指接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後懸浮的小水滴。《說文解字》釋:“霧,地氣發,天不應。” 其形态朦胧彌漫,引申為遮蔽、迷蒙之意。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2. 指夜間水汽在地表或植物上凝結的水珠。《說文解字》稱:“露,潤澤也。” 象征純淨、短暫易逝的自然之物。

    來源:《說文解字》

二、複合詞釋義

霧露在古籍中有三層含義:

  1. 自然現象

    字面指霧與露水,常見于描述山林、晨曦場景。如《淮南子·天文訓》:“天先成而地後定,陰陽之氣合而為霧露。”

    來源:《淮南子》

  2. 環境濕寒的隱喻

    代指陰冷潮濕的氣候,尤見于中醫文獻。如《黃帝内經·素問》載:“霧露清邪,中于上焦”,指濕寒邪氣侵襲人體。

    來源:《黃帝内經》

  3. 人生際遇的象征

    在詩詞中比喻漂泊困頓、命運無常。如《古詩十九首·其一》:“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塵……無為守窮賤,轗轲長苦辛。霧露沾我衣,遊子暮何之?” 以霧露沾衣暗喻羁旅艱辛。

    來源:《文選·古詩十九首》(南朝蕭統編)

三、文化意象演變

自漢代起,“霧露”逐漸從自然描寫轉向精神寄托:

四、現代用法

當代語境中,“霧露”多見于文學創作與氣候描述,如“山林霧露未晞”“霧露籠罩江面”,保留其古典詩意特質。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采用權威文獻名稱;現代釋義參考通用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霧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指自然界的霧
    本義為霧氣與露水,常見于古典文獻。例如《楚辭·哀時命》中“霧露濛濛其晨降兮”,描述清晨霧氣彌漫的景象。

二、典故引申

  1. 因寒暑或貶谪而死的典故
    源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淮南王劉長因被貶途中“犯霧露”病死,後世以此代指因環境惡劣或貶谪而亡。如文天祥《正氣歌》中“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三、比喻義

  1. 喻讒言或昏闇勢力
    《後漢書·蔡邕傳》以“霧露”比喻蒙蔽君主的奸佞之人,如“龜鳳山翳,霧露不除”。
  2. 喻恩澤
    少數文獻中借“霧露”象征君王的恩德,如“霧露之澤”。

四、其他用法

在中醫古籍中,“霧露”偶指外感寒濕邪氣(如傷寒),但此用法較罕見。


該詞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常見于曆史、文學領域。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史記》《後漢書》及文天祥、歸有光等作品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八表八卦教白頁薄陋寶撾卑迖被開方數别變不疾不徐猜三劃五財用茶飯長率碜話車辇釘封第一官鳳縠頫首幹淨高暮館饩龜馬軌式毂辘鷹寒更鴻化虎兕江沲碣石館驚魂奪魄警邏麇載連光厲妖樓閣亂族鹿鳴牡牝枿枝耦國品别平地仆厮祁連山熱孝熱照容閱散豁閃過食親財黑聳惥襚禮通光推分吞咽俠牀閑獨象約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