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薄陋的意思、薄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薄陋的解釋

(1).淺薄;鄙陋。自謙之辭。《漢書·鄒陽傳》:“ 王先生 曰:‘吾先日欲獻愚計,以為衆不可蓋,竊自薄陋不敢道也。’” 宋 曾鞏 《皇妣仙源縣太君周氏焚黃文》:“ 鞏 薄陋,獲守緒業,常懼失墜,賴先君先夫人餘澤,有列位于朝。” 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其才之與學,雖已薄陋,而其矯厲自直之氣,差欲不後於古人。”

(2).粗陋。 唐 杜甫 《棕拂子》詩:“椶拂且薄陋,豈知身効能。”《新五代史·雜傳十·劉審交》:“出視民田,見民耕器薄陋,乃取 河北 耕器為範,為民更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薄陋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薄陋(拼音:bó lòu)為形容詞,由“薄”與“陋”二字複合而成:

二、引申義與用法

  1. 形容才識貧乏

    指學識、見解淺薄匮乏。

    例:《漢書·董仲舒傳》載:“術業薄陋,不足以應明诏。”(形容學識淺薄,難當重任)

  2. 指物質條件粗劣

    形容器物、環境簡陋低劣。

    例:宋·王安石《與孫莘老書》:“居處薄陋,飲食粗粝。”(指生活條件艱苦)

  3. 謙稱自身不足

    古人常用作自謙之詞,表才德微薄。

    例:《後漢書·列女傳》:“妾身薄陋,安敢承君子之深意?”

三、權威文獻引用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淺薄鄙陋;粗劣卑微。”并引《漢書》《後漢書》等用例佐證。

  2. 《辭源》(第三版)

    釋為:“才識淺薄,器物粗劣。”強調其雙關語義。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網絡修訂版)漢語大詞典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辭源線上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中華古籍庫

網絡擴展解釋

“薄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áo lòu(部分資料中注音為bó lòu),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自謙之辭
    表示個人的學識、才能或見解淺薄、鄙陋,常用以表達謙虛。例如:

    • 《漢書·鄒陽傳》中王先生自稱“竊自薄陋不敢道也”,即用此意。
    • 宋代曾鞏在《皇妣仙源縣太君周氏焚黃文》中寫道“鞏薄陋,獲守緒業”,也是自謙才學疏淺。
  2. 描述事物狀态
    指事物的簡陋、粗糙或貧乏,涵蓋物質條件、技術水平或文化層面。例如:

    • 《新五代史》記載劉審交見民耕器“薄陋”,遂以河北器具為範本重新鑄造。
    • 杜甫詩句“棕拂且薄陋”形容器物粗劣。

二、延伸與用法

總結來看,“薄陋”兼具主觀謙辭與客觀描述的雙重功能,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犇蹙俵濟補語倉俗敞聲顫杖朝觌赤堇楚芝雕鍛短盤驢堆簇鈍語凫茈剛捷高壓楔格令耕力鈎蛇管主菇蔣果膳鶴徑荒甸劍膽琴心簡允澆頓晉邦敬老慈少金筭藍采和蘭莸盭氣六禦論斥履仁蹈義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美洲眄視廟食鳴珂巷明天曆墨銀溥利骞骞畦丁氣烘烘輕獸喪道山燈尚兀燒夷聖作踢嚓咯嚓土雞瓦犬拓殖蝸居烏寳颉颃西府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