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吞咽的意思、吞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吞咽的解釋

[swallow] 吞食;不加咀嚼而咽下

食管癌者吞咽困難

詳細解釋

見“ 吞咽 ”。


亦作“ 吞嚥 ”。1.咽下;不咀嚼而咽下。《穀梁傳·隱公三年》“食者内壤” 晉 範甯 注:“凡所吐出者其壤在外,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内。” 艾蕪 《印度洋風土畫》:“麻面小夥子認真地說了之後,還吞嚥一大口唾液。”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三章:“多嚼嚼,不要囫囵吞咽。”

(2).隱忍而不吐露。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三:“他是個老實人,仿佛在最後的呼吸中還不肯多哼哼兩聲,在沒了知覺的時候還吞咽着冤屈痛苦,不肯發洩出來。”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七:“﹝她﹞吃力地在想透露出一句久想要說的但是依然又被她吞咽了的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吞咽(tūn yàn)是漢語中描述食物或液體從口腔經咽部進入食道的過程的複合動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


一、字源與基礎釋義

  1. 字義分解

    • 吞:象形字,本義為不經咀嚼整塊咽下,引申為“包容”“淹沒”等義(《說文解字》:吞,咽也)。
    • 咽:形聲字,指食物通過咽喉的通道,亦指聲音通道(《漢語大詞典》:咽,喉嚨也)。

      二者結合強調“口腔至食道的連貫動作”。

  2. 現代語義

    指食物經口腔咀嚼後,通過咽喉肌肉收縮推送至食道的過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吞咽指咽下食物或液體)。


二、生理學機制解析

  1. 三階段過程

    • 口腔期:舌體上擡推送食團至咽部;
    • 咽期:軟腭封閉鼻腔,會厭遮蓋氣管,食團進入食道;
    • 食道期:食道蠕動将食物輸送至胃(參考《生理學》第9版)。
  2. 神經調控

    由腦幹吞咽中樞協調三叉神經、迷走神經等完成反射動作,每秒可觸發2-4次(《神經解剖學》王懷經著)。


三、文化隱喻與擴展義

  1. 情感象征

    如成語“吞咽淚水”喻強忍悲傷,“囫囵吞棗”諷機械接受(《中華成語大辭典》)。

  2. 醫學病理

    吞咽困難(dysphagia)屬臨床常見症狀,分口咽性(如腦卒中後)與食道性(如腫瘤狹窄)兩類(《内科學》葛均波主編)。


權威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3. 《生理學》(第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4. 《神經解剖學》,王懷經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5. 《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09.
  6. 《内科學》(第9版),葛均波等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網絡擴展解釋

“吞咽”是人體将食物、液體或唾液從口腔經咽喉送入食道的生理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1.生理過程

2.神經調控

由腦幹(延髓)的吞咽中樞協調,涉及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等多組腦神經,确保肌肉按精确順序收縮。

3.醫學意義

4.延伸隱喻

在文學中可象征隱忍情緒,如“吞咽淚水”表達壓抑悲傷。生理層面則強調其作為生存必需功能的精密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吞咽障礙的康複訓練或病理機制,建議咨詢醫學專業資料或臨床醫生。

别人正在浏覽...

財産材疏志大纏牽岔子楚累淳素啜涕撺調竄踞伄儅調體遁隱煩拏飛潛動植高孱耕奴故第谷公滾鍋過邊過君表鼓柁和愛橫金拖玉穢毛昏睡家館吉兇未蔔橘黃慨發口堿诳天冷流聯床風雨鍊句溜雨孟浪内市瘧渴逆從歐西七次量衣一次裁七覺清介有守散行商飙山偈神清氣茂水老鼠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貪欲無藝體元表正通天逶遟蝸牛武直缃蕤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