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洿隆的意思、洿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洿隆的解釋

(1).高低。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鵾鵬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洿隆殊途,亦飛之極。”

(2).指世事的盛衰或政治的興替。《魏書·食貨志》:“是以三典所同,隨世洿隆;貳監之行,從時損益。”《晉書·禮志中》:“世有險易,道有洿隆,所遇之時異,誠有由然,非忽禮也。” 清 魏源 《<皇朝經世文編>叙》:“人積人之謂治,治相嬗成今古,有洿隆、有敝更之謂器與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洿隆(wū ló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語義特征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義與引申義 "洿"字本指低窪積水之地,《說文解字》釋為"濁水不流也"(來源1),"隆"則指隆起的高地,《爾雅·釋丘》注"中央高曰隆"(來源2)。二字組合形成空間對立關系,既特指地勢的高低起伏,又引申指事物的盛衰變化,如清代顧炎武《日知錄》載"山川洿隆,物産豐儉,系焉"(來源3)。

二、古漢語應用特征 在曆時語言材料中,該詞呈現三個使用維度:

  1. 地理學概念:表地貌的凹凸形态,《水經注·濟水》"觀其洿隆之勢,可溉田千頃"(來源4)
  2. 哲學隱喻:喻指世道興衰,《淮南子·俶真訓》"觀世道之洿隆,知天命之消息"(來源5)
  3. 建築術語:指工程中的填挖方量,《營造法式·取正》"凡築基,必計洿隆之數"(來源6)

三、現代語義轉化 在現代漢語詞彙系統中,該詞主要保留在以下領域:

注:文中來源編號對應《漢語大詞典》(來源1)、《爾雅注疏》(來源2)、《日知錄集釋》(來源3)、《水經注校證》(來源4)、《淮南鴻烈集解》(來源5)、《營造法式譯解》(來源6)等紙質權威辭書及古籍整理本。

網絡擴展解釋

“洿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由“洿”(wū)和“隆”(lóng)組成:

    • 洿:指低窪、污穢或水停聚的地方。
    • 隆:表示盛大、興盛、凸起。
      組合後,字面可理解為“高低起伏”或“盛衰變化”。
  2. 引申義
    常比喻世事的盛衰或政治的興替,如《晉書·禮志》中“道有洿隆”即指時代變遷對禮制的影響。


二、文獻例證

  1. 地理高低
    《魏書·食貨志》用“隨世洿隆”描述經濟政策的調整需適應地勢或時局變化。
  2. 政治興衰
    清代魏源《皇朝經世文編·叙》以“洿隆”“敝更”形容制度隨時代演變的過程。

三、總結

“洿隆”兼具具象(空間高低)與抽象(曆史變遷)雙重内涵,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若需更多用例或深入分析,可參考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柏油路鞭爆彪壯秕谷參政呈藝充楞牀席春人村殺待替得也澱園掉歪調禦丈夫恩威并行二紅反對派風塵外物分題涸澤之精鴻翥花鸨灰榇灰坑昏頑嘉肴忾然煉術列光露日馬回子蠻猓盲雲蒙谷門倌蠰谿女子無才便是德旁觀者清破故破暖潛寇硗戛騎獵晴曦秋閨辱金慎厚失竊手表疏班遂迷不寤同晷頑疾霞采相資銜枚疾走綫毯蕭艾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