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嘉殽 ”。美味的菜肴。《詩·小雅·正月》:“彼有旨酒,又有嘉殽。”《禮記·投壺》:“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賜矣,又重以樂,敢辭。” 漢 王粲 《公宴詩》:“嘉肴充圓方,旨酒盈金罍。” 唐 韓愈 《祭董相公文》:“旨酒既盈,嘉肴在盛,嗚呼我公,庶享其誠。”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赴試》:“被洞口桃花笑,但窮儒愧乏美酒嘉殽。” 歐陽予倩 《荊轲》第一幕:“ 荊卿 此番入宮,太子必請你住在高堂大廈;供奉你的是旨酒嘉肴,伺候你的是妖姬美女,你千萬不要變了初心。”
“嘉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嘉肴”指美味的菜肴,尤其強調食物的精緻與豐盛,常用于形容宴席或正式場合的佳品。例如《禮記·學記》中“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通過“不品嘗則不知其美味”來比喻學習的重要性。
古代文獻
經典引用
在《禮記·學記》和《韓詩外傳》中,“嘉肴”被用于闡述“教學相長”的道理,強調實踐與認知的關系。
部分文獻中将“嘉肴”誤寫為“佳肴”,如提到“雖有佳肴”實為“嘉肴”的誤寫。需注意二者在古典文獻中的區别。
“嘉肴”是兼具美味與儀式感的詞彙,承載古代飲食文化與哲學思想,常見于經典文獻和正式表達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禮記》《詩經》等典籍原文。
《嘉肴》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美味可口的菜肴。
《嘉肴》的部首是口字旁,其拆分為“口”和“⺜”。它的總筆畫數是12個。
《嘉肴》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起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它是由兩個字合并而成,其中“嘉”表示美好、贊美之意,“肴”表示飯食、飲食之意。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嘉肴」。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嘉肴」的形态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然而,由于文章中未提供具體的古代寫法,無法給出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
1. 這家餐館的嘉肴真是美味可口,值得一試。
2. 宴會上的嘉肴琳琅滿目,令人垂涎欲滴。
組成《嘉肴》的字詞沒有常見的派生詞或組合詞。
《嘉肴》的近義詞包括:美食、佳肴、美味佳肴。
《嘉肴》的反義詞可以根據不同的語境而變化,在單純表示菜肴之意時,可以使用“劣肴”表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