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棉紗、混紡紗織成的較薄的毯子。
綫毯(xiàn tǎn)是“線毯”的繁體寫法,指一種用棉線編織而成的薄毯,具有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特點。以下是權威漢語工具書中的具體釋義及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1994年版)
定義:“用棉線織成的毯子。質地較薄,多用于夏季或熱帶地區。”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紙質版第9卷,第1078頁)。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以棉紗為主要原料織成的薄毯,表面有提花或印花圖案,常用于床鋪或沙發覆蓋。”
來源:商務印書館(紙質版第1473頁)。
《辭海》(第七版)
補充說明:“線毯起源于中國民間手工編織工藝,20世紀中葉因紡織業發展普及為大衆家居用品,其特點是吸濕性強、易清洗。”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紙質版第4589頁)。
“綫”為“線”的繁體字,本義指絲、棉等細長物;“毯”從毛,表示毛織覆蓋物。二者結合指“棉線織成的毯類織物”。
常見于描述傳統工藝或曆史文獻,如老舍《駱駝祥子》中“炕上鋪着洗白的線毯”,反映民國時期北方家庭用品。
據《中國紡織史稿》記載,線毯在明清時期江南織造業中已形成規模化生産,采用染色棉線提花工藝,紋樣多寓意吉祥(如纏枝蓮、百子圖),現部分非遺項目仍保留此技藝(參見:蘇州絲綢博物館官網非遺技藝欄目)。
參考資料:
“綫毯”是一個漢語詞語,現多寫作“線毯”,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綫毯指一種較薄的棉織毯子,通常采用提花工藝編織,表面不起絨。其材質主要為棉紗或混紡紗。
詞義分解
特點與用途
與傳統厚毛毯不同,綫毯更輕薄,適合春秋季節使用,常見于床品或家居裝飾。其提花工藝使表面帶有凹凸花紋,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
現代使用
隨着紡織技術發展,綫毯材質可能包含混紡紗(如滌棉),但核心特征仍為“棉質、提花、不起絨”。
若需進一步了解不同地區對綫毯的具體分類或工藝差異,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阿連拜壇不貸草藳虿芒蟾宮車兵賜則叢密打颏歌導體吊棺丁時第三野戰軍頓次防護堤賦輿幹累鬼籙谷口隱含吐見存江瑤寂若死灰玑璇峻刑麗妾龍膏壟畝僇人美志猛燭門匠面包車缈缈名藩鳴扃攮子判斷旁沿飄色批傾七劄深矉蹙頞審擇蝨蟲市偷失塗世爻樹苗書香世家訟事桃花面鐵鑛玩牌翔飛弦外音小史吸風戲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