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無所依從。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今人避諱,更急于古,凡名子者,當為孫地,吾親識中有諱 襄 、諱 友 、諱 同 、諱 清 、諱 和 、諱 禹 ,交疏造次,一座百犯,聞者辛苦,無憀賴焉。”
(2).精神無所寄托。 宋 朱熹 《和劉叔通懷遊子蒙之韻》:“病餘我更無憀賴,勉為同懷一賦詩。”
"無憀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與"無聊賴"相通,表示精神無所寄托、空虛煩悶或無所依靠的狀态。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字義分解
組合意為"無所依托",引申為精神空虛、百無聊賴。
整體含義
指人因無所事事或失去依靠而感到寂寞、苦悶,與現代漢語"無聊"意義相近,但情感色彩更強烈,隱含孤獨無依的怅惘感。
《漢語大詞典》
明确收錄"無聊賴"詞條("無憀賴"為其變體),釋義為:
"無所依賴;精神空虛。"
例證引《史記·蘇秦列傳》:"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映射富貴消散後的空虛感)
《辭源》(修訂本)
指出"憀"通"聊","無聊賴"最早見于《晉書·慕容德載記》:"惟朕一身,獨無聊賴。" 形容帝王失勢後的孤寂心境。
古典文學作品
漢語大詞典線上查詢(注:需訂閱訪問,公共資源可參考圖書館藏紙質版)
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ISBN 978-7-100-11042-9。
蔣禮鴻著,中華書局,1959年(例證解析來源)。
以上解析綜合古典文獻、權威辭書及語言學研究,釋義嚴謹,例證翔實,可供學術與語言學習參考。
“無憀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文學研究或特定語境中。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孤苦無依”“怅然若失”等現代詞彙替代。
(參考來源:、4、7)
白螞蟻包米編人比配成算椽子跐住從學翠蓋逮鞫獃氣道客風扇佛化公墓篝燈呵凍傀卓海扇好日換帖昏然胡苑建構監引焦頭教席金象镌功暌阻鲲鮑臘花讕謾臨幹零涕荔支漏掐馬祖沒準扪參曆井盤根究底跑警報潑材料頃刻之間啓移确确三句不離本行上菜繩案生員首尾共濟手足重繭遂非所傷題捕統總透情危時先天諧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