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武侯的意思、武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武侯的解釋

三國 蜀 諸葛亮 死後谥為 忠武侯 ,後世稱之為 武侯 。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劉後 授之無疑心, 武侯 處之無懼色。” 唐 李白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詩:“ 武侯 立 岷 蜀 ,壯志吞 鹹京 。” 宋 王安石 《諸葛武侯》詩:“ 武侯 當此時,龍卧獨摧藏。” 陳衍 《元詩紀事·範五老》:“﹝ 範 ﹞每戰必勝,嘗有詩:‘……男兒未了功名債,羞聽人間説 武侯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武侯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曆史内涵的專稱,主要包含以下兩層釋義:

一、古代爵位封號 "武侯"作為爵位名稱,最早見于東漢時期。根據《後漢書·百官志》記載,東漢光武帝曾封開國功臣鄧禹為"武侯",該爵位列于縣侯等級,食邑可達萬戶。唐代沿襲此制,《新唐書·地理志》載唐太宗曾封李君羨為"武連縣侯"。

二、諸葛亮的代稱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于建興元年(223年)受封"武鄉侯",《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明确記載:"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後世因其忠武精神與曆史功績,多以"武侯"尊稱。唐代杜甫《蜀相》詩雲:"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詩題原注即稱"諸葛武侯祠"。

現代漢語中,"武侯"一詞常見于曆史文獻研究與地域文化領域,如成都"武侯區"即得名于境内武侯祠。該詞彙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标注為"曆史專名"。

網絡擴展解釋

“武侯”一詞在曆史文獻中主要有以下含義和背景:

  1. 基本定義
    “武侯”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尊稱。他在世時被劉禅封為“武鄉侯”(封地位于今陝西漢中武鄉鎮),去世後追谥“忠武侯”。因此,“武侯”是後人對其爵位和谥號的合稱。

  2. 曆史背景
    諸葛亮因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并在劉備去世後受托輔佐劉禅,其治國和軍事才能備受推崇。封侯和追谥體現了他在蜀漢政權中的核心地位。

  3. 文獻引用
    後世文學作品常以“武侯”代指諸葛亮,例如:

    • 唐代李白《讀諸葛武侯傳書懷》中的“武侯立岷蜀,壯志吞鹹京”;
    • 宋代王安石《諸葛武侯》中的“武侯當此時,龍卧獨摧藏”。
  4. 爵位性質
    “武侯”屬于爵位而非官職,是榮譽性封號,通常授予功臣或皇室成員,表示身份和地位,但不直接對應具體行政職責。

總結
“武侯”一詞專指諸葛亮,融合了其生前封號與身後谥號,體現了曆史對其功績的認可。這一稱呼在後世逐漸成為諸葛亮的代稱,并常見于文學、史學作品中。

别人正在浏覽...

艾年白渖抱養報政鴘鷹冰玉部運曾母投杼雠敵慈目邨雞澄泥得言端妙蠹木遁形風櫛雨沐鶴長鳬短鴻疇谹誼假癡假呆儉居交輝假讬借資驚犯救取酒幟絶電科子療渴溜撒麻荄齧噬女侄偏委漂女平整纰僻陂陀迫脅取會柔閑商館釋迦牟尼授刑庶舊溲器訴長道短螳蜋彈簧彈性體特赦痛腳通索玩俗萎苶享禦先君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