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烏府的意思、烏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烏府的解釋

《漢書·朱博傳》:“是時禦史府吏舍百餘區,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栖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後因稱禦史府為“烏府”。 唐 林寬 《寄省中知己》詩:“門掩清曹晚,靜将烏府鄰。” 宋 蘇轼 《錢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詩:“烏府先生鐵作肝,霜風捲地不知寒。” 清 顧炎武 《哭李侍禦灌溪先生模》詩:“落照辭烏府,秋風散赤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烏府是漢語中對古代監察機構"禦史台"的别稱,源自漢代官制特征與服飾制度。該詞由"烏"(烏鴉)與"府"(官署)組合而成,特指代禦史官員的辦公場所,其詞源可追溯至三個核心特征:

一、冠飾象征

漢代禦史佩戴"法冠"(又名"獬豸冠"),冠上以鐵制卷梁裝飾,形似烏鴉靜立之态。《漢官儀》記載"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為柱...似烏鴉之栖",這種獨特的冠飾成為禦史群體的身份标識。

二、服飾規制

禦史官員着黑色官服,與烏鴉羽色相契。《漢書·朱博傳》載"禦史府吏舍百餘區...其門用赤色,號曰'禦史府',而民間謂之'烏府'",黑色官服與赤色官署形成鮮明對比,強化了"烏府"的視覺符號特征。

三、職能隱喻

烏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忠正"的象征意義,《詩經·小雅·正月》"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的記載,暗合禦史需秉持公正、明辨是非的職責要求。這種文化隱喻使"烏府"之稱超越單純的視覺描述,成為司法監察體系的精神象征。

該詞在曆代文獻中持續沿用,唐代白居易《送唐州崔使君》"烏府一抛霜簡去"、宋代王禹偁《送刑部韓員外同年緻仕》"烏府還聞脫皂貂"等詩句,均印證了"烏府"作為禦史代稱的文學傳承。

網絡擴展解釋

“烏府”是中國古代對禦史府的别稱,其來源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1. 詞源與典故
    該詞出自《漢書·朱博傳》:西漢禦史府内植有大量柏樹,常有數千隻烏鴉栖息,晝夜往返,被稱為“朝夕烏”,因此禦史府得名“烏府”。這一典故成為後世對監察機構的代稱。

  2. 職能關聯
    禦史府是古代監察百官、彈劾糾察的機構,類似現代監察部門。因烏鴉群聚象征肅穆威嚴,與監察職能的剛正特性契合,“烏府”逐漸成為禦史台的代稱。例如宋代蘇轼詩“烏府先生鐵作肝”即以“烏府”指代監察官員。

  3. 文學與建築中的延伸

    • 唐代林寬、清代顧炎武等詩文中均用“烏府”代指禦史機構。
    • 浙江永嘉的“烏府門樓”為明代紀念監察禦史朱良暹所建,體現該詞在曆史建築中的文化映射。
  4. 其他語境下的含義
    在茶具術語中,“烏府”指盛炭竹籃,因其炭色玄黑、性質剛烈,與禦史威嚴呼應。此為詞義的擴展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烏府”核心含義為古代禦史府别稱,兼具曆史典故與職能象征。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用例或建築實例,可參考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步人後塵操練長嘶巉削澄鏡箠殺粗酒踧足抖擻精神對案發墨風飡水宿風棱鋒線馮媛當熊分衛服皂鬼頭魚鼓漲黃麾仗缋緌阍略澗溝賤内姣豔節動借徑激光器寄名符進伎今文家究索犒迎口德老家人領青輪更騾子煤黑子蔫不唧兒鳥踴朋皇剽塵麒麟閣睿奬慴畏世載世柱國説古話挑浚窱袅銅鬥兒家計推三阻四頑礦聞悉相淩香嚴向用娴適洩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