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犒勞迎接。 唐 柳宗元 《貞符》:“徒奮袒呼,犒迎義旅,讙動六合,至於麾下。”
“犒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犒迎”由“犒”(用酒食慰勞)和“迎”(迎接)組成,意為用豐盛的食物或財物慰勞并迎接賓客或軍隊。例如在《貞符》中,唐代柳宗元提到“犒迎義旅”,描述用物資迎接并犒勞正義之師的情景。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柳宗元《貞符》:“徒奮袒呼,犒迎義旅,讙動六合,至於麾下。”,意指通過物資和熱情迎接鼓舞軍隊士氣。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文學研究資料。
《犒迎》是一個表示表彰、慶祝或歡迎的詞語。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犒」和「迎」。
「犒」這個字的部首是「犭」,它是「犬」的變體,表示與犬有關的事物。它的拼音是「kào」,有12個筆畫。犒字的意思是報酬、獎勵。
「迎」這個字的部首是「辶」,它表示與行走有關的事物。它的拼音是「yíng」,有7個筆畫。迎字的意思是歡迎、迎接。
《犒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君王或上級為了表彰勇敢、出色的士兵或迎接重要的客人,會給予一定的報酬或進行慶祝活動,這就是「犒迎」的含義。
在繁體字中,「犒迎」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犒迎」這個詞的寫法有時會略有不同,其中「犒」字在古時以馬和食物作為偏旁,例如「馗」、「犚」。而「迎」字也有一些其他的變體,例如「廮」、「邶」。
1. 為了表彰他們的努力,公司舉行了盛大的「犒迎」儀式。
2. 他們一起犒勞士兵,慶祝他們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
組詞:犒勞、犒賞、迎接、歡迎。
近義詞:祝賀、慶典、表彰。
反義詞:懲罰、責罵、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