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墨的意思、發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墨的解釋

謂硯石磨墨易濃而顯出光澤。 宋 歐陽修 《硯譜》:“ 歙 石出於 龍尾溪 ,其石堅勁,大抵多發墨,故前世多用之。” 元 伊世珍 《嫏嬛記》卷中:“古有 青州 熟鐵硯,甚發墨。”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方城石》:“何以謂之發墨?曰:磨墨不滑,停墨良久,墨汁發光,如油如漆,明亮照人。此非墨能如是,乃硯石使之然也,故發墨者為上。” 潘天壽 《聽天閣畫談隨筆·用墨》:“墨須研而後用,故硯以細潔能發墨者為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墨”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用于形容硯台的石材質地特性,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發墨”指硯台的石材在研磨墨塊時,能夠快速使墨汁濃稠且呈現光澤的特性。這種特性是評價硯台質量的重要标準,通常與石材的細膩程度、吸水性等因素相關。

詳細說明

  1. 核心特征

    • 墨汁易濃:優質硯石能快速将墨塊研磨成濃稠適中的墨汁,便于書寫繪畫。
    • 光澤顯著:研磨後的墨汁在紙上呈現光亮質感,與普通硯台相比效果更佳。
  2. 古籍與權威引用

    • 宋代歐陽修在《硯譜》中提及:“歙石出于龍尾溪,其石堅勁,大抵多發墨。”說明歙硯(四大名硯之一)因石材特性而發墨效果優異。
    • 現代畫家潘天壽也強調:“硯以細潔能發墨者為上。”
  3. 實際用法示例

    • 如:“這種硯石細膩如玉,發墨也快。”(形容硯台研磨效率高)
    • 對比描述:“磨墨不滑,停墨良久,墨汁發光如油。”

其他說明

總結來看,“發墨”主要與文房四寶中的硯台相關,是傳統書畫工具評價的重要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墨》一詞的意思:該詞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墨水從筆尖流出或散發的動作。通常用來描述書法家或畫家的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發墨》的拆分部首是“發”(火)和“墨”(土),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發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寫字文化。當時,人們使用硬筆或毛筆來書寫或繪畫,需要先将墨塊加水搓磨至墨汁形成,再從筆尖發散出來,因此稱之為“發墨”。 繁體:《發墨》的繁體字為「發墨」。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發墨》一詞的形狀稍有不同,其中的“發”字采用的是長發式的寫法,表示由頭發發出的墨汁。而“墨”字則采用常見的古代形式。 例句:他輕輕一揮毛筆,墨汁飛揚,發墨之間顯現出他高超的書法技巧。 組詞:發出、墨水、發散、發泡、墨藝等。 近義詞:滴墨、落墨。 反義詞:收墨、抹墨。 希望以上内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