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促庸鄙,不大方。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洗除场屋烂熟之谈,脱去常人喔促之态。”
“喔促”是一个汉语词汇,综合多个词典解释,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如下:
喔促(拼音:wō cù)指局促庸鄙、不大方的状态。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或气质不够从容,带有拘谨、平庸甚至鄙俗的意味。
最早出自元代刘壎的《隐居通议·文章八》:“洗除场屋烂熟之谈,脱去常人喔促之态。”
(意为:摒弃科举文章中陈词滥调的写法,摆脱普通人那种庸俗局促的文风。)
建议在古籍阅读或文学分析时注意该词的贬义色彩,日常口语中已较少使用。
《喔促》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鼓励、催促。它的发音为"wō cù"。
《喔促》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喔和促。
喔的部首是口,它的笔画数为5。
促的部首是人,它的笔画数为9。
《喔促》一词是由古代的《诗经·小雅·生民之什》中的一句话演变而来:“葛邢飘风,喔喔嗫嗫。”后来被引申为鼓励、催促的意思。
《喔促》的繁体写法为「喔促」。
在古时候,《喔促》的喔字有不同的写法,如「喔喔」「嗷嗷」「噢噢」等。
1. 考试快要开始了,老师喔促着学生们抓紧时间复习。
2. 领导对员工的工作进行了喔促,希望他们尽快完成任务。
喔然、促进、促销、喔喊、多喔、促使、喔喜等。
鼓励、督促、催促、激励、鞭策。
懈怠、消极、怠工、拖延、松懈。
【别人正在浏览】